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据学者研究,良渚文化中的墓葬等级可具体划分为兼管军权神权的贵族、亦工亦军者、战士及赤贫者等六个阶层,不同阶层均有与其身份地位相匹配的礼仪葬具。据此可推断,良渚文化(       
A.迈入了阶级社会的门槛B.形成了早期国家的形态
C.建立了森严的等级秩序D.体现了多元的文明格局
2024-05-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2 . 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面有外围水利系统,中部建有大型广场和高等级建筑。据估算,古城和水利系统的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这体现了当时(     
A.等级化社会确立B.社会组织能力较强
C.私有制已经出现D.小农经济比较发达
2024-05-1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如表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部分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可以印证这一时代(     
遗址时间出土情况
浙江良渚遗址距今约5000年有面积近300万平方米的内城和更大规模的外城,发现宫殿、祭坛等
陕西石峁遗址距今约4300年遗址石城面积逾400万平方米,城内密集分布着大量宫殿建筑、房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
山西陶寺遗址距今约4000年中期城址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呈“回”字形,分布有宫殿区、大型礼制建筑等
A.贫富分化现象出现B.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C.中国大地邦国林立D.政权神权不断融合
2024-05-1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平许济洛四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平潭壳丘头遗址群考古发现了丰富的海、陆动物遗存,还发现了稻、粟、黍谷物及陶片的印痕。在遗址呈现的史前聚落中,居住区、餐食加工区、手工业区、垃圾倾倒区等功能清晰。据此可知,当时的先民(     
A.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B.具有多样化的生计模式
C.开发利用海洋优势资源D.已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2024-05-1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南平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学者侯建新在《中世纪与欧洲文明元规则》一文中提出了文明“元规则”(meta-rules)这一重要概念。他认为“元规则”指:某种特定文明的首要、起始和关键的规则,被社会广泛认同并被明确定义,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以至渗入法律和政治制度层面;它们是决定规则的规则。文明元规则的内涵高度稳定,外在表现形式随着不同文明的交流和借鉴而变换,更随着时代和空间变换而变换,有时看上去甚至面目全非,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一种文明都保留着其独有的原始特征。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项中华文明的“元规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1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在距今约7500-3000年的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中,出土陶片上有稻、粟、黍等印痕,有种类丰富的贝类堆积,还出土了多种海陆野生动物的骨骼。由此可知,当地先民(       
A.最早培植了粮食作物B.已经使用自然货币
C.形成多样化生计模式D.仍属采集渔猎阶段
2024-05-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距今约5300年的安徽凌家滩文化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安徽首推的重点遗址,也是文明起源和形成阶段代表性遗存。如图为该遗址的平面布局图,通过该遗址我们可能推测(     

A.聚落生活组织有序B.原始农业蓬勃发展
C.国家形态业已具备D.生活习俗差异明显
2024-05-1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距今约5000年的蒋庄良渚文化墓地是蒋庄遗址良渚文化聚落最重要的内容,墓地分为几组,每一组的大体中心区域都有1座或多座大型墓,大型墓一般有多件随葬品,较小型墓丰富。这反映出该聚落(       
A.政治权力出现集中B.国家初始形态具备
C.生活习俗分化明显D.阶级社会即将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据考证,山东在龙山文化时代至少有20座具有城墙、宫殿、祭坛、神殿、街道等建筑的城市。也就是说,在现在潍坊、淄博、济南、聊城一线,大约每隔几十公里应有一座龙山文化城址。据此可知,当时山东(     
A.部落联盟势力日益壮大B.奴隶制日益走向成熟
C.国家初始形态业已出现D.成为了中华文明中心
2024-05-0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押题卷(四)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面为山东城子崖遗址不同时期的农作物植硅体数量百分比和出土概率统计表。该表可用来说明当时(     
权重小麦稗(可入药、酿酒等)
龙山时期(公元前2500~前2000年)占比32.15%47.19%16.96%2.74%0.96%
出土概率93,33%100%:100%80%46.67%
岳石时期(公元前1900~前1600年)占比43.3%47.15%5.74%2.24%1.57%
出土概率100%100%81.25%60.42%25%
A.先民改造自然的能力已大幅提高B.文明发展具有相对稳定性
C.环境变迁冲击传统农业生产结构D.生产领域分工日益专业化
2024-05-0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