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我国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着早期玉器生产的几个中心。红山文化代表着与自然崇拜、神权有关的玉礼器的生产;二里头文化代表着王权的仪仗类产品(如钺、璋、戈)的生产;良渚——崧泽文化代表神权(如琮)和君权兼顾的玉器生产。这表明(     
A.区域文化交流频繁B.中国进入封建社会C.黄河流域文明发达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考古发现,江浙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文物的同时,均有作为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A.兼容并蓄B.多元一体C.和谐共存D.天人合一
3 . 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的中国南北方石器有明显差别,至新石器时代,南北方文化的差异缩小但地域特征依然存在,文化圈内的区域差异也很明显。由此可见,中华文明的形成具有(     
A.分裂割据的隐患B.对外扩张的趋势
C.多元发展的历史D.整齐划一的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外来文明,源于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等家畜的饲养技术,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都逐渐融入中华文明之中。材料所体现中华文明的发展特点是(     
A.多元一体B.长期生长绵延不断
C.兼容并蓄D.始终处于世界核心
5 . 考古发现,山西陶寺遗址有大、中、小三座城址,分布有宫殿区、大型礼制建筑区、祭祀区、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区、公共墓地和一般平民居住区。这可以佐证(     
A.国家形态初步显现B.多元一体特征凸显
C.工商食官制度形成D.礼乐制度趋于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江苏北部新沂花厅墓葬中出土有多孔石刀、长条形石锛等独特器物,加工精细,通体磨光,明显吸取大汶口文化因素;同一墓葬群中还出土了犁铧、破土器、耘田器等水田操作农具。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形态初始具备B.部落间联系趋于紧密
C.阶级分化初步形成D.精耕细作的农业出现
2023-02-1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大湾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距今四五千年的山西陶寺遗址的大墓中有成套陶礼器与成套乐器等陪葬品,其主要文化因素如彩绘龙纹、三袋足器与燕山以北和河曲地带有关,也有具有大汶口文化的背壶、良渚文化的俎刀。据此可知,当时(     
A.多种文化交流与融合B.已经迈入阶级社会
C.出现国家的初始形态D.中国境内邦国林立
8 . 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磁县发掘出一处距今八九千年的遗址,发现了上百个储存粮的粮窖。同时,出土了翻地用的石铲等工具。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A.修建了水利工程B.已有了原始农业
C.建立了早期国家D.出现了成熟文字
2023-02-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据考古发现,浙江良渚文化的玉琮形制从山西到广东都有出土。下列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中原文化向长江流域扩展B.南北文化存在交流
C.长江流域文化向岭南传播D.中华文化自古一统
2023-02-10更新 | 4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岭南地区距今5000年前左右的沙下遗址、大屿山深湾遗址中,可以看到和早期良渚文化非常相似的陶器;与此同时期,在广东最早出现的几何印纹陶开始向北输出,传到了江西、浙南、闽北等地。这反映了(     
A.岭南和长江下游同步进入文明社会B.岭南和长江下游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岭南有自己独特社会文化面貌特征D.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