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考古学家在湖北石家河古城三房湾作坊遗址20平方米范围内初步发掘陶杯4078件,学者估计5510平方米的作坊范围内埋藏的红陶杯数量可能会达到惊人的2242570件。另有观点认为三房湾200万残杯,对应的可能是数千万甚至近亿件成品。据此最合理的推测是(     
A.良渚先民具备强大社会动员能力B.石家河周围存在发达的贸易网络
C.蛋壳陶生产依赖初步的社会分工D.神权阶层主导三房湾的文明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考古研究发现,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明中存有数千里之外的红山文化特征的玉器,更与江淮地区凌家滩文化有着一定的渊源;距今4300年前,龙山时代文化间的交流在其中心或都邑性遗址中的表现出现高峰,甚至形成一波浪潮。由此可见,早期中华文明(     
A.逐渐趋向于一致性B.渐次迈入文明社会
C.萌生华夏认同观念D.呈现出交融性特征
3 . 下表是关于中国古代彩陶起源的材料据此可知(     
序号内容

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仰都村发现大量彩陶,他将其与东南欧、中亚的彩陶相比,发现有许多相同的地方。1923年。安特生在甘肃马家窑地区发现大量彩陶。并认为其早于仰都彩陶,进而认为中国彩陶是由西方经甘肃等地传入中原的。

1957年,中国学者对马家窑遗址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马家富类型遗存叠压在类   似仰超文化的庙底沟类型遗存之上。学者认为仰都文化早于马家富文化近两千年。

A.历史结论必须经过考古证实B.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
C.西方学者研究历史过于主观D.彩陶是由中原传往西部的
4 . 考古工作者在良渚古城南北主干道的钟家岗古河道中获得北方传统作物遗存粟米7粒、枣核1粒。这一发现说明当时(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特征B.南北方的农业经济相似
C.早期国家势力向北扩张D.区域文化可能存在交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青海发现的距今约4000多年的马厂类型墓葬中,石斧、石锛、石凿等多是男性的随葬品,而纺轮则大多是女性随葬品。这表明当时(     
A.经济结构趋向合理B.男尊女卑的习俗形成
C.早期国家形态产生D.社会生产分工较明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繁丽悦目,许多图案以鱼、鸟、花瓣、叶片为主题,单一纹样逐步演化为丰富多姿的组合图案。如图是仰韶文化复杂型鱼鸟组合图像的典型代表。这表现出(     

   

A.文明起源的多元特征B.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C.先民社会生活的丰富D.当时生存环境的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考古学家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三角形犁形器、破土器、耘田器、长方形双孔石刀、石镰等。其中三角形犁形器,器体扁薄,有学者认为这是安装在木犁床上的石犁铧。这一考古发现说明当时(     
A.手工制造技术较为先进B.农业生产得到初步发展
C.已经出现贫富分化现象D.小农经济模式基本确立
8 . 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粟、黍被引入川西北高原后,迅速扩散至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东缘,成为当地主要作物。此外,水稻引入后,在成都平原的地位也逐渐上升,成都平原和云贵高原北部的遗址呈现出稻、粟、黍的作物组合的状态。据此可知,当时(     
A.稻麦套种技术已经出现B.区域交流影响农业格局
C.西南地区成为农业中心D.四川农业生产体系完善
9 . 有学者认为陶寺遗址所代表的文明已具备早期国家的一些功能。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民间传说陶寺遗址即为尧都遗存B.该遗址底层存在的居民墓葬达一千余座
C.在此遗址中发现了大型的宫殿区D.《尚书·尧典》记载的尧派羲叔居之南交
2023-11-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80年代初,在牛河梁遗址区先后发现了积石冢群、大型祭坛和女神庙,其中随葬的玉器呈现不同组合方式,并于墓葬的形制、规模等形成了一定的对应关系。反映了该时期(     
A.体现多元一体的特征B.中央集权特征明显
C.具备早期国家的雏形D.开始出现等级分化
2023-11-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