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尧舜禹和“尧舜禹时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概念。尧舜禹或许不一定可以一一据实,但以尧舜禹为代表的这个“时代”是肯定存在的,因为在考古学上,明显就存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一般称之为“龙山时代”,甚至还存在更早一些的“仰韶时代”。这说明(     
A.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商朝开始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历史传说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D.世袭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023-10-1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贫富分化开始出现。下列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社会贫富分化已出现证据的是(     
A.龙山文化出土了薄如蛋壳的黑陶
B.良渚古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米
C.仰韶文化姜寨遗址出土了黄铜片等金属物
D.大汶口文化遗址中随葬品的数量多寡悬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据考古发现,浙江杭州良渚文化遗址的瑶山11号墓出土了不少玉器和纺织器具。这些文物无论从种类上还是品级上都堪称良渚文化女性墓之最。由此可知,当时(     
A.养蚕缫丝技术领先B.阶级分化现象明显
C.氏族成员共同劳动D.女性贵族掌握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新石器时代晚期,牛河梁文化墓葬遗址出土的有随葬镯环类佩饰、随葬镯环与动物形玉及复杂造型玉佩三类且呈现不同组合方式,并与墓葬形制、规模及位置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这说明牛河梁文化时期(     
A.开始出现等级分化B.礼器制度逐渐形成
C.国家权力趋于集中D.阶级社会发展迅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说:“迄今为止最早的陶器,最早的栽培稻,最早的古城,最早的独木舟,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最早的水井,都是长江流域史前先民的发明创造”。这可用于说明(     
A.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区域B.中华文明成果领先于世界
C.先秦时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北方D.考古发掘是重要研究途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甘肃、青海一带发现的距今45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墓葬。这些墓葬中出现了合葬墓24座,其中有数座为夫妻合葬。在马家窑的一座个人墓葬里,发现的陪葬品仅陶器就有91件。据此可知,马家窑文化(     
A.出现阶级分化B.父权制已取代母权制C.萌生出私有制D.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考古学家们发现,原始社会早期墓葬品的差别是极微小的,但在后期的墓葬中有些仅有少量的陶制容器或者什么都没有,而另一些则发现了昂贵的家具和珠宝。由此可见,原始社会后期(     
A.出现国家机器B.等级制度森严
C.社会矛盾尖锐D.贫富差距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思考如何发展农事生产以满足生存需要时,逐步认识到“天时”的重要性,于是形成了天象观测的传统。如距今5300年的青台遗址遗存中,指导农业的“斗柄授时”证明当时已观测出“北斗”天象。这表明我国原始农业(       
A.呈现出精耕细作的特征B.提升了历法的准确程度
C.加速了早期国家的形成D.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南部,属于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考古发掘至今,该遗址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管理者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据此可知当时该文明区域(     
A.已经掌握了夯土建城技术B.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C.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D.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副壮年男性骨架,骨架周围有用蚌壳精心摆塑的图案。有学者认为,骨架左右的蚌塑龙虎图案布列方位与中国古代二十八宿的东西二宫一致,蚌塑三角形图案与其东侧横置的两根人胫骨组成的是北斗图像。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中原地区初步确立王权制度B.当地迈入了阶级社会的门槛
C.黄河流域已经产生宗法制度D.时人对天象已有一定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