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部落到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如表为不同史籍中关于启取代益最终登位的历史叙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记述出处
禹授益,而与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战国策·燕策一》
益让帝禹之子启……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治。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史记·夏本纪》
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取王位《竹书纪年》
A.史料互证可以丰富历史认知B.历史文献必须由考古来证实
C.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还原D.解释历史具有绝对的主观性
2 . 史料分类和史料价值是史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下图是先秦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区域范围变化情况。据图可知,先秦时期(     
A.大禹治水一手史料不断丰富B.大禹治水传说和史料矛盾
C.史料真伪需要考古文物印证D.研究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
2023-08-02更新 | 574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知恩中学2023届高三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某同学在研究“夏朝标志着早期国家诞生”这一课题时,使用了《左传》等文献史料。目前,在研究该课题中,他还可以使用的史料是(       
A.良渚遗址古城墙B.甲骨文的记载
C.二里头遗址资料D.何尊及其铭文
2023-04-13更新 | 446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高中名校2024届高三12月统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4 . 被尊祀为中华“人文初祖”的黄帝,在殷商甲骨文中,没有找到记载;《山海经》里只是诸帝之一,到春秋战国被定于一尊。春秋末《国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由此可知,黄帝传说的发展(       
A.有利于华夏认同,政治走向集权B.表明黄帝时期具备了国家初始状态
C.可用于研究同源共祖观念的发展D.反映了古代中国氏族社会生活情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者认为夏已设官职,其史料依据是
A.文献记载B.甲骨卜辞C.口述史料D.青铜铭文
2021-08-13更新 | 239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宫室建筑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宫殿”。2021年中国最早“宫殿”在“河洛古国”——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发现,此次发现将中国宫室制度提前1000年左右。这表明
A.考古史料须与文献史料相互佐证B.只有考古史料才能印证历史的真伪
C.历史结论只能依靠考古进行证实D.历史会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而修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
A.久远的历史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
C.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同一史实D.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
2021-09-12更新 | 1872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刘斌在《良渚文化与良渚古城考古的意义》中说:“对良渚古城遗址和良渚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力地改变了中华文明起源于晚商时期这一传统观念。良渚文化已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在中国都邑发展史和中华文明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良渚文化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
②良渚文化有力证明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历史
③史料实证是历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④良渚文化在中国都邑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1-17更新 | 424次组卷 | 17卷引用:综合训练专题一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A卷-纲要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9 . 尽管“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经证明了夏朝的存在,但国外和国内仍有相当的历史学者怀疑夏朝的存在,因为至今尚未发现象商周那样用甲骨文、金文来记录的当时的史实史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

——摘自《竹书纪年》

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

——摘自《尚书·君奭》

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

——摘自《山海经·海经·海内南经》

材料二 二里头遗址



(1)你认为夏朝是否存在?请说明你的理由。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考古史料和历史文献在上古历史研究中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考古工作者陈述: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主干道路网络是此次考古价值最大的发现,该遗址中心城市的规划符合《吕氏春秋·慎势》所载“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规划原则,是后世中国都城布局的祖型。由此可推断这样的布局(     
A.体现了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B.目的在于增强文化凝聚
C.形成了执政集团的高度集权D.反映了严格的社会分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