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部落到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早期中华文明,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二是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前一个点需要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来认识,即需要知道考古学家对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存所作的区系划分,以及主要区系各自的特点。后一个点是指夏、商、周三个王朝的统治特征。从石器时代到西周,文献资料缺乏,考古材料的作用非常突出,但如果没有传世文献的帮助,考古材料的价值也就无法充分发挥。下列项中,对此叙述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由于文献资料缺乏,考古材料成为了解和认识早期中华文明特征的唯一路径
B.对于研究早期中华文明而言,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其史料价值相当
C.传世文献往往出于后人的追述和概括,史料价值不高
D.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是了解上古历史的基本途径
2023-10-31更新 | 25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巢、遂、羲、农,略见开化的迹象”,材料体现了何种史料在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时的价值?(     
A.神话传说B.考古资料C.传世文献D.甲骨卜辞
2023-10-1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史记·周本纪》载:“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初欲弃之,因名曰弃。”该史料的价值在于
A.厘清周部族的早期宗法关系B.展现周部族的早期社会结构
C.印证周部族的发源地D.折射出周部族早期社会形态
4 . 【探索历史的奥秘】
长期以来,夏王朝的建立被看作是华夏民族告别史前孩提时代的成人礼,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但对于夏朝的存在,史学界却有学者提出质疑。
材料一 《史记·夏本记》引《竹书纪年》(战国时魏国史书)云:“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斟鄩在洛河一带)
材料二   1959年,中国考古研究所在洛阳辖区偃师二里头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二里头一带是一座大型都城遗址,定名为“二里头文化”。经碳14测定,其绝对年代相当于夏代,距今有4000 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夏代的大型都城遗址。……考古学家认定,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夏代都城遗址,即夏都斟鄩的所在地。
材料三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国)第一个王朝为商朝(公元前1523-前1028年),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 …继商之后是周朝。
请问答:
(1)根据材料一、二,史学界为什么质疑夏朝存在?其论证的依据是什么?
(2)材料三认为商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试分析其依据的史料价值。
2016-11-18更新 | 6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测试(二)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但尧舜时期,一人之下,有四岳、十二牧协助尧舜掌控全局的官员,有士、工、秩宗、典乐、纳言等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还作刑法、设军队等。这则史料可以佐证尧舜时期(     
A.国家的初始形态已经具备B.各氏族部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
C.王权受原始民主传统制约D.开始出现贫富差异和阶级分化
2024-04-0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学生进行“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性学习收集的史料,下列选项中史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AB.BC.CD.D
2023-11-01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如表所示是与中国古代农业相关的史料。据此得出的历史结论最合理的是(     
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未;未耨之利,以教天下《周易》
古者垂作耒耜,以振民也《说文解字》
后稷,播时百谷《尚书》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史记》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B.中国农耕文明植根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C.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农作物的国家
D.原始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原始农业的兴起
8 . 如表为不同史籍中关于启取代益最终登位的历史叙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记述出处
禹授益,而与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战国策·燕策一》
益让帝禹之子启……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治。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史记·夏本纪》
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取王位《竹书纪年》
A.史料互证可以丰富历史认知B.历史文献必须由考古来证实
C.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还原D.解释历史具有绝对的主观性
9 . 下表为学生进行“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性学习收集的史料,下列选项中史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料结论
A位于河南省舞阳县的贾湖遗址,发现了距今8000多年的七音孔骨笛原始社会已经产生礼乐制度
B龙山文化时期的许多遗址都发现了大量的陶器堆群个体手工业大量出现
C良渚古城核心区分为宫庙区、王陵及贵族墓地区、行政管理区和贵族居住区等高等级功能区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D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钵、豆、鼎、鬲、尊、盆、器、盖、杯缸等器皿已进入青铜时代
A.AB.BC.CD.D
2023-09-21更新 | 351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一些国外学者认为夏朝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中的朝代,缺乏确凿的历史证据支持。而国内的大多数学者则认为夏朝作为中国最早的朝代,它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目前,诸学者置疑夏朝存在与否的理由是,虽有《史记》等文献,但内容相对简略,缺乏夏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详实的记载,也没有明确的统治者列表,……君王陵墓等。以上信息表明(     
A.化解国外学者质疑还需更详实的史料支撑
B.文献资料在证实历史真相时难以发挥作用
C.历史研究鼓励百家争鸣,大胆假设和求证
D.考古发掘是探求夏朝是否存在的唯一途径
2023-12-05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