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和西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有学者描述中国某历史时期的政治特征时指出:“有分治之国,无统一之政,有共治之臣,无专制之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政体以分封制和等级制为基础B.诸侯争霸和割据贯穿始终
C.这一时期始终礼制崩坏社会动荡D.士阶层在改革中开始崛起
2023-11-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部分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商朝统治之下,商王与周边的方国和部族不一定有血缘关系,但是方国和部族内的居民多是聚族而居,有血缘关系;西周的分封制中,诸侯的主体都与王室有血缘关系,而封国内民众的血缘关系被打破。这一变化说明西周时期(     
A.地缘政治取代了血缘政治B.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C.“万邦”时代向早期国家过渡D.最高统治集团实现了权力集中
3 . 《大盂鼎》载:“令汝盂型乃嗣祖南公.....锡乃祖南公旗。”盂所属的南宫家族,从政历史可追溯至周文王时。《孟子·梁惠王下》记载:“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朱熹《集注》也载:“世臣,累世勋旧之臣,与国同休戚者也。”材料阐述的是(     
A.宗族内部的纷争B.官位世袭的选官制度
C.分封制度的确立D.周王对诸侯严格控制
2023-08-09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诗经·大雅》说:“(西周)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据此可知,西周国家管理(     
A.区分职位等级B.以族权强化君权C.人人皆行宗法D.以嫡庶之制为本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武汉盘龙城遗址均为功能较完善且分区明确的大型商代城址;三星堆出土的尊和盘龙城出土的罍器型相似;三星堆出土玉戈形制很接近盘龙城李家嘴墓葬出土的同类器;两地都重视玉器的使用,均出土“神秘”面具,均为典型的颇具代表性的商时期重要文化遗存。这可证明(     
A.商周文明因统一而渐至趋同B.万邦时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中华古文明区多元中有同一D.中原文化影响长江流域文化
6 . 早在西周时期,统治者为了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每年到郊外祭祀土地神和谷物神,即祭祀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物神,后来社稷逐渐成为国家的代称。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中华文明植根于农业土壤B.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C.王权与神权结合十分紧密D.适应了社会转型的政治需要
7 . 周人提出了“孝”和“德”的伦理思想。他们认为孝的对象不仅是父母、祖父母,而且包括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德是处事得宜的意思,包括敬天、孝祖、保民三项内容,运用在政治上即是要求明察和宽厚。这说明(       
A.周人承认天意与人事相互制约B.西周政治制度体现儒家治国理念
C.天命观推动周人宗教理论形成D.周人伦理观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
2023-04-16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
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2023-04-02更新 | 1426次组卷 | 122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商代青铜器的纹样流行饕餮纹和夔纹,比较繁缛、神秘;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纹样流行窃曲纹和重环纹,这些纹样截取龙、蛇等动物的鳞甲,使原来完整的动物被分解和图案化,比较简约、单一,显得整齐、有秩序。这种变化反映了(     
A.神权统治色彩浓厚B.礼乐制度走向瓦解
C.审美观念的世俗化D.人文精神思想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礼记·冠义》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期,而后礼文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曰:冠者,礼之始也。这反映了冠礼(     
A.兼具审美和教化功能B.强化家国一体理念
C.是华夏族男子成人礼D.为贵族集团所专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