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和西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明堂

材料一 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美称。《礼记》等典籍记载,周公曾于明堂“朝诸侯”祀文王”。《周礼》记载,西周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即长方形布局。春秋战国的阴阳五行家则将明堂设想为独立于朝堂、太庙之外的建筑,将其描绘为“亚”形布局。

材料二 汉武帝根据儒生的建议,尝试复原儒家经典中记载的明堂。汉代儒生提出,明堂为“亚”形布局,符合阴阳五行之数。东汉《白虎通义》载:“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汉代明堂都是独立建筑。目前发掘的汉长安城明堂遗址中心建筑即呈“亚”形。

材料三 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

(1)阅读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复原的明堂与西周明堂的差异,并结合汉代思想背景,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北魏为何重视修建明堂。
2021-09-06更新 | 5077次组卷 | 28卷引用:专题02 文化自信与核心价值观--北京冬奥会蕴含传统文化-【大题小卷】冲刺2022年高考历史大题限时集训 (新高考专用)
2 .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是一个成功的创造。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是君统宗统的合一。

——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


材料二
东汉以后,强宗大族遍布各地,他们筑堡坞,置部曲,把持地方,操纵官吏,战乱时建立宗党武装,形成割据势力……两宋时期,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随后,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清末民初,宗族组织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在1923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

——摘编自常建华撰《中国文化通志•宗祖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代宗法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宗法制的发展变化,并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以来宗法制度“全面复兴”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末民初宗族管理和周代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我们应如何认识宗法制的这种演变?
22-23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3 . 分封制
(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周,史称____
(2)概念:又称________________,为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
(3)分封目的:____________(“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4)特点:①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进而分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②邦国有同姓、异姓之分③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
(5)影响:
积极:①前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传播了周文化,有利于形成________________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消极: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很大的________________,造成了周朝后期的________________局面。
2022-08-2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学习聚焦:重点比较内外服与分封制,了解先秦时期政治制度发展脉络,掌握这一时期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具体内容
脉络形成:夏朝________制→商朝________制度;发展:西周________________二者互为表里
瓦解:春秋贵族等级________制开始瓦解→战国;封建________制度开始产生[如郡县制、官僚制等]
主要政治制度中央:君主制[君主世袭权力不绝对受原始民主传统制约]
如君主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影响朝政
宗法制
目的解决分封制的________问题
标准依据父亲血缘划分大小宗
[核心是________制度]
[大宗小宗是________的]
用途大小宗获得不同政治权利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作用缓解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本质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地方:分封制[内外服→分封制体现中央集权趋势但未达高度集权程度]
分封背景武王伐纣商亡周兴;金石并用、刀耕火种
分封主体国家最高统治者周天子直接控制________________附近的王畿地区
分封对象周天子有________关系的________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
分封国家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卿大夫→士]如晋国燕国鲁国齐国宋国
权利义务诸侯享有统治权如________;人口;服从政令承担义务如勤王朝觐和贡赋
分封结果巩固统治疆域扩大经济发展民族文化融合;后逐步________
特点权利相对分散尚未________;政治权力分配与________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血缘浓厚];神权浓厚人文兴起

2022-10-2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

史料一   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史料二   王者禘(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嫡子有残疾无法继承王位,由庶子代之)亦如之。

——《礼记·丧服小记》

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为祖,继(继嗣)别为宗,继祢(亡父)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礼记·大传》


(1)根据史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产生的政治作用。
(2)根据史料二,概述西周祭祀制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法制的特点。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传统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协.调的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

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的,而不是一元的

——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群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

——摘编自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除京畿附近由中央内史直接控制外,其余地方在初并天下时分为36郡。汉初约有60郡,其中诸侯王国共占有40余郡,包括原秦王朝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诸侯王国“外有君臣之名,内有敌国之实”,汉天子所领仅15郡。

汉武帝以后,郡不断扩大,至西汉末年大郡领县30~50个,而诸侯王国,大国最多领10余县,小国仅3~4县,政治上的特权也被取消,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而已。郡与国属同一级行政区,往往郡国并称,实际郡大于国。

——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根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如何?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秦汉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2021-11-02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复习点02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23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主干知识+重难点综合性学案(通史版)
7 .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对地方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郡行政长官称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设郡尉负责军事。都下设县,县行政长官称县令。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师上计(地方官吏于岁末年终将一年的政绩汇报给国君或上级官员),向中央呈交记录本郡情况的计簿。朝廷据此行赏罚。县则在都上计前,向郡守呈交县计簿。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纠举弹劾有罪过的官吏。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所以《隋书·地理志》说;“汉高祖矫秦始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这点也是不错的。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中央政府通过郡县制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据材料三分析汉初的分封与周代的不同。
(3)综合材料二、三秦汉时期地方行政变革实践的效果,谈谈给你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史料二   战国时代,随着各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郡县制已经逐步代替了古代的分封制。秦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又陆续在新占地区设置了不少郡县。但是,分封制作为一种旧的上层建筑,是不会轻易从历史舞台上消失的。全国统一后不久,丞相王绾等就建议秦始皇把诸子派到燕、齐、楚等地设置封国。秦始皇让群臣讨论。廷尉李斯认为,周文王和武王所分封的子弟同姓很多,但后来亲属疏远,便互相攻杀,如同仇敌,连周天子也无力制止。现在天下统一,设置郡县是大势所趋。诸子有功之臣,只宜赐给赋税和重赏,这样便于控制,是求得安宁的好办法,分封王侯很不利。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主张,决定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统一六国时,设置了三十六郡。随着秦朝疆域的继续扩大,后来增至四十余郡。

——摘编自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二册


(1)根据史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
(2)根据史料二,概括指出秦朝采用郡县制的原因。
9 .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汉书·食货志》载董仲舒奏疏:“秦……用商鞅之法……颛(专)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盐铁论·非鞅》:“大夫(桑弘羊,汉武帝时期主管财政的官员)曰:‘昔商君相秦也……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是以征敌伐国,攘地斥境,不赋百姓而师以赡(注:赡是充足富余的意思)。’”


(1)材料一中“立子立嫡之制”“封建子弟之制”分别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些机制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怎样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分析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和桑弘羊对商鞅税收改革的不同态度,并简要分析其态度不同的原因。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10 . 井田制:井田制是中国______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______时已发展很成熟。到______,由于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
2022-11-3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1周朝政治与经济-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