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A.实录历史事实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D.强调文化差异
2023-06-10更新 | 9478次组卷 | 64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体(政府)以一人为统治者,凡能照顾全邦人民利益的,通常就称为“王制”(君主政体)凡是政体以少数人,虽不止一人而又不是多数人,为统治者,则称“贵族(贤能)政体”。……以群众为统治者而能够照顾到全邦人民公益的,人们称它为“共和政体”。……僭主政体以一人为治,凡所设施也以他个人的利益为依托;寡头(少数)政体以富户的利益为依托;平民政体则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托。三者都不考虑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三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根据材料一,说明亚里士多德对“政体”分类执行的标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治国主张。
(3)结合所学,指出他们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相似点,教育内容的不同点。
2018-10-15更新 | 188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道:“(孔子作《春秋》)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可见孔子作《春秋》的政治目的是
A.鉴古讽今,怀念上古之风
B.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C.针砭时弊,提供王者之道
D.维护周礼,力图稳定统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4 .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2016-11-27更新 | 4458次组卷 | 115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
①“制天命而用之” ②“民贵君轻”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以德服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