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1 道试题
2023·广东·模拟预测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以及后来战国时代的儒家,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人的价值,人的完善的品德,以及人性的冶炼。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塞进阴阳家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唐代出现了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同时一些思想家或明或隐地吸取佛学思辨哲学的若干方面。宋明理学在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

——摘编自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

材料二   当中国被拖入现代化进程,无论接受.还是排斥,历史大势不可逆转。康有为纵然学贯中西,天纵英才,始终无法扭转历史大势,这注定了他只能成为时代的少数派,既无力打破也无法逃脱。康有为尽管披着西方的外衣,但他的政治理想,其实还是传统的“得君行道”的那一套:一方面,康有为在他的时代,找到了君主立宪这个新天道,然后四方奔走,想要得君,然后行道,可他想得的君,要么是被软禁的光绪,要么是流亡的溥仪。另一方面,他的救国方案,即使遇到明君,也不可能真正的解决问题——他没有意识到,西方宪制自有它生长的道德根基和伦理机制。康有为始终相信只有文化与制度嫁接起来,汇通东西——西方的物质文明结合孔夫子的教诲——才能重建中国人衰微的价值世界。

——摘编自王人博《1840年以来的中国》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新儒学与传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新儒学在近代变迁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思想的主要特征。
2023-06-08更新 | 253次组卷 | 5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5晚清至民国初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抗争和探索-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22-23高一下·全国·假期作业
填空题 | 容易(0.94) |
2 . 孔子
(1)生平:是____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破落的贵族家庭。
(2)主张①核心观念是“仁”,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②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同时也承认制度应适时改良。
(3)成就①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推动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②整理《诗》《书》《礼》《易》《春秋》等古文献,后来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06-0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暑假自学课】2023年新高一历史暑假精品课(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论语》记载,孔子的雅言仅用于《诗》《书》和《执礼》,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及实践(     
A.适应了社会现实的需要B.体现了一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C.注重借鉴外来思想成果D.兼具学术研究和政治统治双重功能
2023-06-02更新 | 478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周王的乐舞谓之八佾,共八列八行,孔子听说(鲁国)“季孙氏八佾舞于庭”,他表示“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为此,孔子主张(     
A.尚法辅德B.尊法敬天C.崇德重礼D.外儒内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尚书》中称君主、诸侯、公卿大夫为君子;《诗经》中,除了具有德行的统治者称君子外,女性的丈夫也称为君子;而《论语》中,孔子称有德行的人都是君子。君子内涵的演变(     
A.加速了王权与族权的分离B.体现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变
C.适应了大变革的政治需求D.折射出西周礼乐制度走向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殷周以来的仪礼,是从家庭的祭祀祖先、和睦亲族的仪式发展起来的,后来逐渐扩大,有了祭天、祭山川等祭祀活动。春秋时期,孔子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此举旨在(     
A.整顿社会的秩序B.把仪礼上升到国家制度的层面
C.培养循礼的习惯D.使伦理纲常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孔子认为:“夫政者,正也。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据此可知,孔子(     
A.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强调统治者应加强道德修养
C.宣扬君臣平等的民主思想D.对礼崩乐坏的现状深怀忧虑
2023-05-22更新 | 443次组卷 | 8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真题分类汇编之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2023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材料一 西周王朝分封诸侯的宗旨在于巩固并开拓周人统治的疆土,并让四方的诸侯藩屏王室。西周历史上分封诸侯并非集中在某一个王世,也不是分散于各个王世,而是根据政治、军事的形势,巩固和开拓疆土的需要,把已经占领的土地分封给子弟与姻亲,使之担当藩屏王室的职责。

——摘编自任伟《西周封国考疑》

材料二 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像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西周推行分封制对当时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形成周天子“天下共主”局面的主要制度。并结合所学指出孔子“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的政治主张及其实践效果。
2023-05-20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第1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9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思想主张的学派是(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
2023-05-2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全国联考2023届高三2月统考历史试题
10 . 针对当时“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克已复礼。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