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A.推行仁政B.以法治国C.规范行为D.监督民众
2021-09-12更新 | 5678次组卷 | 73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链接教材精准变式练(选择性必修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2021-06-13更新 | 16572次组卷 | 129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银川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1980年11月20日我国发行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第3组的纪念邮票。

写出该套纪念邮票4位科学家的推荐理由;或参照该套邮票,推荐我国古代史上其他类别人物的4位候选人组成一套新的邮票,写出邮票的主题、候选人姓名并阐明推荐理由。
4 . 关于《老子》成书年代,历来有争议。钱穆从时代背景、思想线索、文体修辞等方面对《老子》作了全方位考察,认为《老子》一书成于《庄子》之后。胡适则对使用"思想线索"论证法考证《老子》晚出提出了严厉批评。1993年,湖北郭店楚墓中出土了竹书《老子》三种,考古界定为"不晚于战国早期",这就推翻了钱穆等人《老子》成书于战国晚期的说法。这说明
A.判断《老子》成书年代,实物比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B."思想线索"法在史学研究上没有价值,不足为据
C.怀疑态度值得提倡,但在证据不足时应暂缓判断D.研究者立场与方法不同,应容许不同观点存在
2021-06-01更新 | 25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全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


材料二   自汉以来,儒家思想在绝大部分历史时期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汉朝以后历朝历代四书五经被无数次修订,孔子原作已面目全非。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是也渗透了佛道思想。宋朝时程朱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明中期,王阳明心学形成。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对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郑师渠主编的《中国文化通史》等


(1)从材料一中提取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至清代中叶儒家思想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6 . “社会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变社会动乱为“社会和谐”,贯穿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始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张出处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 ,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指出材料中各学派围绕“社会和谐”提出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思想争鸣局面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论语·八佾》记载:孔子谓季氏(鲁国士大夫)“八佾舞(64人跳的宫廷舞蹈)于庭,是可忍,熟不可忍也!”在孔子看来,季氏的所作所为最不可忍的是
A.奢侈B.不仁C.伤风化D.违礼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8 . “没有所谓的亚洲模式,但是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新加坡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这些因素造就了有生产力的人民,推动了经济增长。”李光耀的这段论述重在说明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B.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社会存在的差异
C.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
D.新加坡的经济增长与儒家文化的关系
2021-04-11更新 | 517次组卷 | 5卷引用:一遍过·高中历史(选必3)课时学习区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春秋时有人询问子贡,孔子的门生为什么那么庞杂。子贡曰:“君子身心端正,来求学的人都不拒绝,想离去的也不阻止。就像良医的门前多病人,矫形器的旁边多弯曲的木头一样,所以夫子的弟子才这么杂。”这反映出孔子
A.倡导经世致用学风B.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C.创新教育管理制度D.践行平等教育理念
10 . 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他的教育目标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还要培养成“君子”。以下各项属于孔子培养“君子”目标的有
①“道不同不相为谋”②使学生举止合乎礼数
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④将言与行完美地统一起来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③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