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孔子希望用仁义之学重建政治秩序,从而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而老子希望效法自然,限制上层的争夺和对下层的控制,从而实现无为而治。这反映出(       
A.百家争鸣中的学术汇流B.儒道两家的对立冲突
C.士人对治世理想的追求D.礼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2023-11-23更新 | 17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历史试题(A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死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太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   针对诸侯分裂势力,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向汉武帝陈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把国家统一、政治集权上升到天地之道的高度,促使汉武帝下决心彻底解决诸侯王国封土过大的社会顽疾。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完全采纳了他的建议。

——摘编自李奎良《董仲舒关于社会制度设计的贡献》

材料三   宋代理学的兴起是当时社会存在的产物。一是北宋统治者强化封建统治的需要。封建统治者除了在政治、军事上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外,还需要在思想上对人民进行说教和控制。理学正是建立和强化封建秩序的理论基础。二是魏晋隋唐以来儒、佛、道三教既长期纷争,又相互影响、渗透而趋于合流的结果,隋代王通提倡三教合一,唐代韩愈仿佛、道的传法系统,建立儒家道统,为理学的产生开了先河。

——摘编自王士立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孔子被认为是“保守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的思想依据各指的是什么?其思想产生的根源是仕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张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
3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墨子等在各自创办的私学中自由讲学,教学方法都自成一家、各具特色;教学内容是向学生传授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并通过他们使之更为广泛地传播。这表明当时(     
A.思想家与教育家合二为一B.有教无类成为思想家的教学共识
C.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D.士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2023-10-09更新 | 13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第九中学高中部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认为,礼乐因为儒家的解释、论述并贯彻于教育实践中,从而蜕脱了其政治制度外壳而变成纯文化并流传千古。这是强调
A.儒家对礼乐文化的时代损益B.礼乐文化因儒家而制度化
C.儒家加速了礼乐制度的瓦解D.礼乐制度催生了儒家学派
2020-11-02更新 | 44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罗马普卢塔克的名言:“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孔子也曾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由此可见,古代东西方思想家都强调
A.崇德尚群
B.济世爱民
C.诚实守信
D.礼法并施
2018-12-10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某君画了一幅《孔子编书图》其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是(  )
①房子里烧着一堆煤炭     ②墙上挂着一柄铜剑
③孔子把纸铺在桌子上     ④用楷书写:仁者,爱人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