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历史人物的消献,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对各个阶层财富观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就国君而言,孔于认为应该只“言义而不言利,为人君,止于仁”,国君乃天下财富的最高所有者,所以“因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国君的利就是义。就各级官吏而言,孔子主张不仅言义,而且言利,因为,“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官吏需要依靠俸禄来养家糊口。然而,官吏求“利”必须合乎道义,即君子“仕则不嫁”、“不尽利以遗民”。就一般的平民而言,孔子主张求利、致富,但同时又要为他人着想,“富而好礼,富而好仁。”柏拉图认为各个阶层对待财富的态度应该不同。在理想国中,统治阶级即国王和护卫者“除了绝对的必需品之外”不得有任何财产,而对被统治阶级来说,却并不要求其放弃私人财产。因为“统治阶级如果嗜好金钱与财产,他们必将腐败。而被统治阶级有此嗜好。将不会急于篡夺统治者的位置,因为这会妨碍他们积累财富”。被统治阶级的责任和价值就在于供应统治阶级以生活资料,使这些人专心治国,这样才能达致城邦的最大善。

——摘编自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人类社会之贡献)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东西方先哲财富分配观的相同点。并分析孔子财富观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2)依据上图结合所学,指出西方近代社会的政治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两位历史人物说明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2020-06-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2 .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它主要由孔子的经过后代人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孔子为了寻访到一位愿意实践他的政治原则并委他以与其才干相符的职位的统治者,曾带着弟子们周游中国。寻访落空后,他回到家乡,继续开办私学,直到去世。孔子作为一名他所爱好的注重实践的政治家,完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名附带而为的老师,他取得了永垂史册,只是姗姗来迟的成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试从孔子所生活的时代及主要思想主张的角度,谈谈你对“孔子作为一名他所爱好的注重实践的政治家,完全失败了”这一评论的理解。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材料二中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材料三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020-05-0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和谐社会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和奋斗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为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材料二   在理想的社会中,每一部分都要遵循正确的等级。柏拉图把社会中的人划分为三个等级,最上面的是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第二等级是御国御侮的战士,第三等级是劳动者。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
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
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
制,故要社会革命。……达到了这三样目的
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演说

孙中山设计的《实业计划》封面
材料四
报复的本质只是增加了邪恶。因剑得到的亦
将因剑失去。
——甘地《青年印度》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孔子和柏拉图两位先哲心目中理想社会的相同之处,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他们提出其理想社会的背景。
(2)分别列举孙中山为达到材料三所说“三样目的”而进行的奋斗。
(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对比孙中山和甘地的异同点。
2020-04-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