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才能达到平衡。孔子和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这反映了(     
A.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B.传统的道德准则形成于西周
C.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传统文化突出共性否定个性
2023-04-17更新 | 346次组卷 | 44卷引用:课时4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选必3-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 . 崇德尚贤,天下为公
(1)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
(2)孔子提出“____”,主张以德治国。他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4)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022-09-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选必3-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2021-06-13更新 | 16598次组卷 | 129卷引用:课时4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选必3-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2019-06-21更新 | 4979次组卷 | 74卷引用:课时4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选必3-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2018-06-09更新 | 9416次组卷 | 138卷引用:课时4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选必3-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