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儒家自创立后不断发展。战国时期,荀子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A.“仁政”的学说
B.“以德服人”的观念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思想
D.“天人感应”的理论
2 . 刘向在《战国策续录》中说:战国时期,“国异政教,各国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上述材料意在说明当时
A.没有天子,没有诸侯,只有游说权谋之徒得势
B.分封制崩溃,各家各派提出各自主张,百家争鸣
C.孟子等儒生得不到重用,消极遁世
D.从现实目的出发,各诸侯国重视权谋之徒,摒弃儒家学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记田齐世家》云:“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之士复盛。”这说明当时“士阶层”的主要作用是
A.宣传了本学派政治主张
B.扩大了本学派的社会影响
C.改变了社会的统治基础
D.提升了诸侯国实力和影响
4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社会现象包括
①井田制瓦解
②铁农具和牛耕推广
③新兴地主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④百家争鸣
⑤争霸战争频繁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5 . 中国思想的源头基本起自先秦时期,后世各种思想潮流都可以从哪里找到最初的萌芽
A.原始社会B.夏商时期C.诸子百家D.六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文献史料,判断它们可以用来辅证哪个方面的研究的可能性最大
史料出处史料引文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襄公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
《左传•宣公十一年》“楚子县陈”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吴王发九郡兵伐齐”
A.诸侯国之间的征伐不断的战争
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郡县行政制度
C.西周后期宗法制下的分封关系
D.当时出现国家统一的政治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