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3 道试题
2 . 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
C.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完全依法治国的国家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秦朝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轮”所带来的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①建立了秦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②巩固发展了国家的统一
③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④利于郡县制度的推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 . 古代宰相的职权可概括为“入(宫)则参对(君主)而议政事”、“出(宫)则监察(百官)而懂(正)是非”。下列对宰相职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事无巨细,大权独揽
B.参与决策,监督执行
C.秉承诏令,上传下达
D.拾遗补阙,以备顾问
5 . 从夏、商、周到秦汉,是中华文明的古典时期,这一时期中华文明出现了几大转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②政治上由分散走向统一 ③经济上由领主制转向地主制 ④政治中心逐渐东移南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始置左右丞相,佐助君主处理国家军政要务。嬴政统一全国后,设置“三公”。其中御史大夫职位相对低而权限重,太尉一职虚有其位而无实人。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材料四: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反映的制度是什么?御史大夫的设置反映了什么矛盾?

(2)据材料二,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为此设置了怎样的政治制度?有何作用?

(3)材料三中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关键”,宋代是怎样分割相权的?什么时候废除了丞相?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

8 . 秦朝设官有职、爵、秩之别。职为官员实际职务;爵主要用于奖励有功者,沿用战国二十级军功爵;秩表示官员俸禄等级高低、以石为计算单位。这一规定
A.保护了贵族利益B.规范了官员行为C.维护了官僚政治D.扩大了地方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废分封实行郡县制,颁发“令黔首自实田”的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材料表明秦朝(   )
A.政治统一和文化统一相结合
B.政治集权和经济控制并重
C.强制在全国推广秦国制度
D.在全国建立土地私有制
10 .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建立于公元前
A.2世纪早期B.2世纪晚期C.3世纪早期D.3世纪晚期
2016-12-07更新 | 8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