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秦朝在岭南地区内地移民较多的地方设县,在原住民族聚居的地区设道,利用其首领即“臣邦君长”对民族地区进行统治。而在有些地区还维持其旧的部落组织,“且以其故俗治”。由此可见,秦朝(     
A.地方治理比较灵活B.民族关系有待加强
C.地方势力较为强大D.郡县制度推行受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岳麓秦简《行书律》中规定:传行书,署急辄(立即)行,不辄行,赀(以财物赎罪)二甲。不急者,日觱(完毕)。留三日,赀一盾;四日以上,赀一甲。二千石官书不急者,毋以邮行。这一法律条文反映出当时(       
A.法律制度的细密严酷B.国家体制运行规范有序
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道路交通体系覆盖全国
2024-05-01更新 | 317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秦代妇女从事的行业很广泛,她们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还可以从事纺织业、矿业等商业活动,某些经营有方的妇女甚至得到了秦始皇的褒奖。由此可知,秦代(     
A.重视发展社会经济B.男女地位实现平等
C.社会矛盾趋于缓和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4 . 从秦朝开始并长期实行的郡县制下的地方官员,是朝廷派遣下来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命官”,只能行使君主授予的有限管理权,君主的意志通过各级政府官员渗透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这揭示出郡县制(       
A.有利于实现地方的自主发展B.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
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D.体现出君主集权扩张的本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在秦以前,中华文明已经存在数千年,但只有秦的名字会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远播至欧亚大陆的另一端。例如,在1、2世纪的希腊、罗马著作中,已经将当时的中国称作“Thinai”或“Sinai”,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的英译名“China”的来源。秦成为古代希腊、罗马著作中中华文明象征的原因是其(       
A.完成了大一统B.实行了郡县制C.创立了皇帝制度D.修筑了万里长城
2023-12-04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秦朝建立后,规定“数以六为纪”“六尺为步”“符、法冠皆六寸”“器械一量”“书同文字”“车同轨”“舆六尺”“乘六马”。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社会基层治理B.消弭六国贵族反抗
C.适应大一统的需要D.增强秦朝综合国力
7 . 秦统一前后,先后修建了灵渠、长城、都江堰、郑国渠;在大兴建设的同时,秦始皇还迅速完成了对文字、道路、度量衡的统一。秦始皇取得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A.建筑技术领先世界B.交通便利促进交流
C.秦劳动力资源丰富D.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2023-10-18更新 | 709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天山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如图反映的状况(     
A.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成本B.激化了不同地区的矛盾
C.根源于自然经济的发展D.反映了治国思想的变化
9 . 从嬴政建立统一政权开始,到实施焚书的八年间,秦始皇从六国的宫廷和民间搜集了大量的古典文献;同时又征聘七十多位老学者,授以博士之官,并对其礼遇有加。这说明秦始皇(     
A.积极发扬礼乐文化B.未真正实行坑儒政策
C.重视思想文化建设D.铲除了六国人才基础
10 . 关于上行文体(下级向上级所呈递公文的一种文体),先秦时期,一般臣庶向君主言事,多称“上书”,而秦朝则把臣下上书改称为“奏”。从字形、字义上,“奏”蕴含以手恭敬、惧畏地进献的意思。这种文体称谓的转变(       
A.说明封建等级制度正式确立B.体现了皇权的政治文化诉求
C.反映了秦朝实现统一的愿望D.表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2023-08-21更新 | 1519次组卷 | 29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