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修建的由“亭障”、城墙等构成的军事防御体系,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除了保留燕、赵两国长城并加以连贯外,将内地长城与军事要塞全部拆毁。此举(     
A.激化了与边境民族矛盾B.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C.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D.扩大了地方管理权力
2 . 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又多次巡视天下,燕、齐、楚旧地一直是巡视的重点。他每到一处,就刻石立碑,宣扬威德。以上举措旨在(     
A.巩固统一政权B.发展地方经济C.实现思想管控D.促进民族交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犹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下表是中信出版社《新编中国史》(共六册)将中国历史做了如下分期。

时期特征
秦汉帝国的成立
魏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隋唐世界帝国开明开放
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多重性格的时代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
请任选中国古代史的一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其时代特征(认可、修改或补充上述表格中的特征均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3-11-19更新 | 232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襄汾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秦统一后,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称谓制度。如:皇帝自称“朕”,其命令、文告称“制”或“诏”,其印称“玺”,其使用的出行工具被称“乘舆”;臣民面见皇帝时要尊称“陛下”。这些(       
A.凸显了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B.意在规范秦王朝的礼仪制度
C.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D.保障了皇帝的专制独裁统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宰相为百官之长,多由一两位功臣、外戚担任,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并拥有相对独立的衙署。汉武帝时实施内外朝制,军国大事由皇帝和中朝官员于内廷商议后,再交丞相讨论执行。唐朝完善了南北朝时期的三省制,形成了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执行的三省分职制。此外,唐太宗常以“参预朝政”“参知机务”等职名,授予部分资历较低的官员参与决策。至唐高宗后,颓有皇帝加封的“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名方能为相成为定制。

——摘编自田兆阳《古代行政中枢机构的嬗变及其走势》

材料二   制度指政而言,法术只是些事情或手段;不好说是政治。大抵制度是出之于公的,在公的用心下形成的一些度量分寸是制度。而法术则出之于私,因此没有一定恰好的节限……论汉代,西汉可说是制度,东汉则多半出于光武的私心。论唐代,确实可说在建立制度,而宋代则有许多只算是一种法术。清代政治在私心的作用下,制度的意义少,而法术的意义多。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汉至唐宰相制度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代政治“法术的意义多”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秦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这些举措(     
A.凸显了皇帝的独尊地位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C.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管理D.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
2023-10-19更新 | 211次组卷 | 18卷引用: 山西省襄汾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秦统一前后,先后修建了灵渠、长城、都江堰、郑国渠;在大兴建设的同时,秦始皇还迅速完成了对文字、道路、度量衡的统一。秦始皇取得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A.建筑技术领先世界B.交通便利促进交流
C.秦劳动力资源丰富D.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2023-10-18更新 | 709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人物,创立了(   )
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皇帝制
9 . 秦朝实行郡县制,推行“焚书坑儒”;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采用“黄老之学”;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采纳“独尊儒术”。材料表明秦朝至西汉中期(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B.封建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
C.封建的专制集权统治持续强化D.中华文明的版图初步奠定
2023-08-30更新 | 811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各机关奏事文书多达1660件。就是说,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7件文书。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三: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1)图一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写出三省的各自职权?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提到的大量文书直接送达给皇帝处理的原因是什么?之后的明成祖是如何解决皇帝政务繁忙问题的?
(3)根据材料三,归纳出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中枢秘书机构是由哪一个皇帝设立的?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哪一个发展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