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昔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

——《史记·吴王濞列传》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汉书》卷十四

对于统治者来说,想要维持一个政权的统治,必须在这四个方面完成制度建设

①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   

②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

③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             

④宏观经济制度模式(注:货币统一、国有专营、重农抑商等)

——整理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并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列举汉武帝推动建设宏观经济制度的措施。
2023-10-18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中国)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中新皇帝推行的制度(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标志着贵族政治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C.消除了地方割据存在的基础D.创新了中央对地方基层的管理模式
3 .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到南海、桂林、象三郡戍守,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3万户居民到北河、榆中,垦田生产。这些措施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B.抵御了匈奴对边疆的侵扰
C.缓解了中原地区人口压力D.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世纪后期,考古学家在湖北、甘肃、湖南等地发现了大量秦代的竹简,其中有政令、上下公文往来、司法文书、吏员簿,还有物资登记、转运、赋税、徭役、军爵、官吏任用等文书。这些史料可以佐证秦代
A.地方宗族势力强大B.文书政治比较严密
C.郡县制在全国确立D.国家治理体系紊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某学者发现古代史书中没有秦朝将“太尉”之职授予某人的记载,他得出结论说:“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
A.秦太尉设而不授服务于皇权B.秦为加强皇权设置太尉一职
C.秦设太尉一职属于后人杜撰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
6 . 有学者指出,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战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中国大一统局面只能在秦汉时期出现
B.中国封建帝国的形成具有特殊的原因
C.秦汉帝国的结构是历史发展必然结果
D.秦汉帝国的国家形态得到了历史认同
2021-07-26更新 | 1278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尚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秦统一后将故六国统治阶层及家眷进行迁徙,状况如下。秦政府此项措施旨在
国卜梦徙地王族从人从人家眷
赵王迁房陵原迁巴县盐,后改为洞庭郡不明
代、齐齐王迁共县不明原迁巴县盐,后改为洞庭郡
魏、楚魏豹之兄魏咎迁为家人巴县盐洞庭郡

A.瓦解旧势力巩固国家统一B.延续国家分封统治的传统
C.加强对边疆的管辖与开发D.迁徙人口促进民族的交融
2021-05-10更新 | 1060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七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   迨始皇吞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三   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

——摘编自刘晓东《“华夷一家”与新“大一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代”是哪三代?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及其政治目的分别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的表现。
9 . 秦孝公时期,商鞅制定军功爵制,“以多杀为爵级,以怯斗为役隶”;秦王嬴政时期,取消计首授爵,将战争胜负作为论功行赏的标准。秦国政策的调整
A.表明统治思想发生变化B.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
C.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D.改变了对外战争性质
2021-03-12更新 | 1379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公元前212年,蒙恬主持修建了一条由咸阳向北的“直道”,经云阳、上郡直达九原,全长900余公里。后在云贵地区修“五尺道",在湖南、广东等地修筑了攀越五岭的“新道”.这些道路的修建有利于
A.法家思想权威树立B.重农抑商的推行
C.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秦朝的长治久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