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提出:“秦在水利、交通、机械等技术层次的优越,使秦人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并赢得最终胜利。”这种观点意在说明,秦国(     
A.素有重视农耕文明的传统B.科学技术领先东方六国
C.讲求实用最终完成国家统一D.商鞅变法历史意义非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任官赐印制度,无论朝廷大臣还是地方小吏皆是如此。官印是官吏任职的凭证,任官授印,免官收印,印随官转。秦《法律答问》规定,丢失“官玺”必须治罪,即使寻得,也要承担一定的刑罚责任。这说明秦朝(       )
A.官印成为权力唯一凭证B.中央权力趋于强化
C.官员任免程序十分复杂D.法律制度比较严苛
2023-06-19更新 | 1082次组卷 | 8卷引用:重难点02 秦汉:中华文明的奠基-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3 . 战国秦汉的农牧业分界线
   
                 战国秦汉的农牧业分界线变迁图

上图的农牧界线在秦汉时期历经变化。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派蒙恬逐匈奴,取得今河套包括鄂尔多斯高原的“河南地”,在这块一直是游牧民族活动的“草木茂盛,多禽兽”的森林草原地带,设置了44县,并修筑长城,“徙谪戍以充之”。公元前217年又迁三万家于北河(今河套乌加河)榆中地区。这两次大规模移民戍边,将农耕区的北界推进至阴山以南一带。不久,爆发了秦末农民起义,秦朝灭亡,戍边者乘机逃回,匈奴渡河而南,与中原王朝以战国以来的故塞为界。至汉武帝时期,农牧界线又向北移动。

——摘编自邹逸麟编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评析战国秦汉时期农牧业分界线的变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统一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统一的历史任务。……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料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四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摘编自舒健《元代行省制:中国央地关系的转折点》


(1)材料一反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怎样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3)材料三中王夫之对郡县制有什么看法?结合所学,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2023-05-21更新 | 411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第3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5 . 2023年1月秦始皇陵博物院发布秦兵马俑第三次发掘成果,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鼓2处、鼓槌1处、漆盾1处、笼籠3处;兵器秘(柄)多处、弓弩箭馆多处,发现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共计千余件(组),按照排列密度估计,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约6000件。这一考古发掘(     
A.反映了当时部分历史面貌B.明确了武器种类与配属
C.展示出秦朝强大军事实力D.弄清了陶俑的制作程序
2023-05-20更新 | 106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02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秦始皇通过修建人工道路构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据《史记》记载:“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秦始皇修建该道路的主要动机是(     

A.巩固边防,防御匈奴南侵B.控西南夷,增进民族交融
C.沟通南越,满足皇帝游乐D.发展经济,促进东西贸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秦惠王十三年,秦朝攻占巴蜀地区,“以张若为秦国守,移民万家实之”;秦始皇三十三年,“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三十六年“徙北河榆中三万家”。秦朝这一时期的大规模移民活动(     
A.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D.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秦朝灭亡
2023-05-14更新 | 1081次组卷 | 10卷引用:纲要上第3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长达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导致中国在族群融合的基础上走向集权并日臻完善:商朝和西周时期华夏族群从黄河中游向东、向南扩张,形成华夏文明核心地带;秦朝,华夏国家持续向南扩张,并以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取代分崩离析的封建体制;儒家世俗说教在汉代上升为官方意识形态,此后在历代封建王朝依然保持其正统地位,教义也日趋复杂;唐朝及此后历代封建王朝均主要采用科举考试制度,使得士人地位上升,主导了地方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4-23更新 | 728次组卷 | 9卷引用:纲要上第3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9 .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观察图中货币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冶铁铸造技术进步B.货币流通非常广泛
C.国家逐渐走向统一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2023-04-21更新 | 899次组卷 | 8卷引用:重难点02 秦汉:中华文明的奠基-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

名称

主要职能

名称

主要职能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宗正

皇室宗族事务

卫尉

宫门警卫

廷尉

司法

少府

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典客

少数民族事务

太仆

宫廷车马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和税收

奉常

宗庙、礼仪和教化

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
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
2023-04-17更新 | 927次组卷 | 23卷引用:纲要上第3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