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史记》载:“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该记载描述的是秦朝治理
A.北方地区
B.岭南地区
C.西南夷地区
D.百越地区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唐代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持节都督出征时是一军统帅,屯驻时是军区首脑,对所统将领及州郡长吏都有节制以至生杀之权……根据《新唐书・方镇表》的记载,唐玄宗统治时期设节度使九个,安史之乱后设置节度使的方镇达四十二个,除了原有的安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等边疆节度使之外,还增设了淮南节度使等……《十七史商榷》记载,此时的节度使“无不兼本州刺史,则权尽归于ー家,而守土之臣几无复有分其任者矣”。……《新唐书・兵志》记载,“……节度使或父死子据其兵不肯代。”……《旧唐书・田承传》记载,如魏傅节度使田承周“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还从十万军队中,“选其魁伟强力者万人以自为,谓之衙兵(亲兵、个人武装)”,借此对抗中央。

——摘编自高风林《略谈唐朝的节度使制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在官员来源上的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唐朝在地方上实行的管理措施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主要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历史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命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材料反映了秦始皇旨在
A.改革前代的历法及服色
B.极力丰富皇帝制度内涵
C.炮制一整套的繁文缛节
D.赋予秦朝建立的合法性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材料三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统一六国后,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收缴了天下的金属兵器,铸“金人十二”;“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历时三十多年修筑秦始皇陵;先后征发徭役百余万,修筑长城;数次移民戍边,动辄数万家,如“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颁布“挟书律”,焚书坑儒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天下士民百姓对秦统一天下持什么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2)材料二、三所显示的这些史实在战乱纷繁的春秋战国时期能出现吗?在秦朝能够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简要阐述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据史料记载,秦朝的官吏须经过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若未经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这表明秦朝
A.中央官僚体系发生变革
B.选官的方法和标准较严苛
C.任命官吏遵循一定程序
D.任命和考核官吏密切结合
2017-12-12更新 | 57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7 . 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记载,只涉及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
A.巩固君主专制皇权的需要
B.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
C.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
D.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
2018-01-20更新 | 431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8 . 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君主专制集权需要
B.丞相主管全国军事
C.国家政局稳定太平
D.太尉纯属后人杜撰
2017-12-10更新 | 487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走向“大一统”的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9 . 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
A.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
B.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
C.“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
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
2017-02-24更新 | 290次组卷 | 33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