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罗马帝国为把罗马与各行省连接起来,铺设了很多人工道路,形成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汉书》中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由此可见,道路的修建(     
A.彰显了皇权至上B.有利于对外界的征服
C.推动了思想统一D.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
2023-08-02更新 | 447次组卷 | 7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8 居住环境与交通、医疗的改善(6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考题)
2 . 图中所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两条大运河,其中灵渠是秦始皇为了能够顺利征讨南越,花费巨资和人力修建而成,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这条运河(     
A.是中国最早的水利工程B.沟通了南北交通
C.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D.仅仅发挥军事作用
2023-04-21更新 | 225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2)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学者在叙述秦始皇“焚书”事件时列举了下表史料。该学者列举史料旨在说明(     
史料出处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史记·秦始皇本纪》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
A.焚书事件并未造成严重后果B.秦始皇并未下令焚烧书籍
C.秦末战争可能加剧文献损毁D.焚书事件造成了文化断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初贾谊评价秦朝反击匈奴时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桑弘羊也认为,经蒙恬反击之后,“匈奴势慴f慑),不敢南面而望十余年”。由此可知,秦朝反击匈奴(     
A.推动了中原文化向边疆扩展B.成为巩固大一统的关键一步
C.彰显了中央集权制的优越性D.有利于保障农耕文明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岳麓书院藏秦简(肆)》记载:“有令女子、小童行制书者,赀(惩罚)二甲(铠甲)。”“毋敢令年未盈十四岁者行县官恒书,不从令者,赀一甲。”此规定旨在(     
A.保护未成年人及妇女权益B.通过刑罚保障军队铠甲的供应
C.保证政府文书的安全传送D.保障全国文书传送系统的建立
6 . 秦代行“什伍连坐法”,汉代“编户齐民”,户籍对人丁控制极为严格。1785年英国议会法案规定:“不列颠臣民可在国内自由迁徙,不再惩罚流民”。中英户籍制度差异根源于(     
A.治国理政思维有别B.政治制度差别
C.思想解放程度不同D.经济形态迥异
7 . 在君位继承方面,商朝曾经实行过兄终弟及;西周则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秦汉以来,在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原则下,选择“贤能”的皇子而非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现象逐渐增加。上述变化(     
A.受民本思想影响B.主要着眼于政权稳固
C.强化皇权的需要D.践行了选贤任能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朝初年,全国各地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保存了许多特征各异的地域文化,主要有秦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三晋文化以及百越文化。这客观上(     
A.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B.促进了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
C.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D.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9 . “博士”一词战国时就已出现,至秦朝,“博士”指原东方六国的政治代表,秦始皇招揽各国士人,设置博士官,让他们参议朝政,从而组建了参议辅政集团。由此可知,秦朝的博士议政制度(     
A.全面继承战国时期的政治传统B.体现了权力运行过程中的民主色彩
C.强化了对六国地区的行政控制D.适应了秦朝初年的实际政治需要
2023-08-15更新 | 539次组卷 | 21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单元检测-【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每到十月,天象恰好与这一都城乃至整个“天朝”的布局完全吻合这时的“银河”与渭水相应,“离官”与阿房官同经,“阁道”与经由牵牛桥抵达阿房的驰道交相辉映,形成一个天地人间一体化的神奇世界。

——陈江风《天文与人文独异的华夏天文化观念》

材料二   历史上,在中央政府正式确立丞相制度的是秦朝。但作为一种官职,“相”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不过,它作为总理国家内政的最高级官员的含义却是直到战国后期才最后确定的。当时人们把百官之长的官职称“相国”或“相邦”。只有在秦国,丞相才成为一个真正的官名,并成为真正的“百官之长”。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3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营建都城的理念,分析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先秦与秦朝“相”制的异同。
2022-08-30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1)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