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秦朝推行郡县制,进行“焚书坑儒”;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采用“黄老之学”;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采纳“尊崇儒术”的建议。秦至西汉中期的这些做法(     
A.建立与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B.加强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C.持续强化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D.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础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武帝与秦始皇是百年并世的人物。这一百年,是中国典型封建社会(秦至清末)奠定制度的时期,也是汉民族确定地形成的时期……这一百年,极具历史意义,是一个创新时代,一个奠基时代。因历史性的创新起了两千年历史的奠基作用。秦始皇既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又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汉武帝呢?汉武帝开创了一个巩固的新时代。

——摘编自甘霖《变局:前11世纪以来至21世纪中国区域发展与社会变迁》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4-01-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秦始皇时,“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这说明当时(     
A.注重丞相的决策权力B.君权与相权斗争加剧
C.建立了分权制衡机制D.形成君主的高度集权
2024-01-2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里耶秦简是秦朝洞庭郡迁陵县的官府档案。其中记载,县府公务借用驿站马匹,搭乘与公务无关的人员,或用于其他用途,距离一里以上,视同贪赃,参照偷盗的相关律令处罚。这反映出秦朝(     
A.基层治理成效显著B.律令制度细密严苛
C.重视偏远地区开发D.文书档案保存完整
2024-01-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目录(部分)章节引言(节选)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中国文化终于涌现了。华夏文明体系逐渐明朗成形。
第三章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中国开始蜕变,从中原的中国不断向四周扩展,成为中国本部的中国。
第四章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中国又跨步向前,晋身为东亚的中国。
第五章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中国文明更进一步扩大到东亚以外。面对其他文明的挑战,冲突和融合是最常上演的戏码。
第六章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中国全盘进入了世界秩序。
第七章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相对于快速发展的西方,进入世界体系后的中国,发展过于缓慢。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选择一个时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要求:选择的时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犹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下表是中信出版社《新编中国史》(共六册)将中国历史做了如下分期。

时期特征
秦汉帝国的成立
魏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隋唐世界帝国开明开放
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多重性格的时代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
请任选中国古代史的一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其时代特征(认可、修改或补充上述表格中的特征均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3-11-19更新 | 225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襄汾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史记》记载了汉初蜀地卓氏致富之路,“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其他被迁徙的人求迁近处。唯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汶山之下,沃野,至死不饥。民工于市,易贾。乃求远迁。致之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后来其财势压倒滇蜀地区的居民,“富至僮千人”。秦的此项举措(       
A.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B.引发了汉初抑商政策出台
C.促进了江南经济开发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 214年,秦军统一岭南后,设立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郡设守、尉、监御史等分掌政务、军事和监察,县设令或长,管理各郡县。南海郡在三郡中地位最高,南海郡尉有相对独立和专断的权力。秦朝对岭南的统治,采取政治手段与“五岭之戍”的军事手段,推行屯垦戍边和移民戍边政策,移民中有商人、文人、谪官、流民,但最主要的还是屯戍军队,这些人促进了岭南的早期开发。

——摘编自赵炳林《秦朝对岭南的经略和开发》

材料二   此种形势下,汉武帝向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地区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移民。这几次大规模移民的主要迁入地是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移民最为集中的地区是河西四郡、金城、朔方。前127年,在河套地区设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并向朔方郡移民十万人。这是西汉第一次对西北连线的大规模移民。

——摘编自徐兆寿、刘强祖《丝绸之路上的移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经略和开发岭南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汉时期向西北移民的历史背景和作用。
2023-07-1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始皇初灭六国,便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又征发罪犯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发五十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秦始皇的这些举措(     
A.意在缓和边疆地区民族矛盾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表明秦朝统一符合历史趋势D.激化了社会矛盾直接导致秦朝的灭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秦统一后,采取了“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等措施。这些措施(     
A.推动了法律的完善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C.加速了秦朝的灭亡D.阻碍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2023-10-03更新 | 247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