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记载出处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A.行政管理制度严密B.法律实行轻罪重罚
C.地方官员权力较小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4-02-22更新 | 187次组卷 | 3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小卷-专项02秦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 . 据记载,秦的博士通常由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担任,博士们保持着齐国稷下学宫的传统与结构,不断吸纳各派学说。虽然博士没有独立管理国家部门的权力,仅秩比600石,但其地位很高,影响力很大,以至于“朝贺,位次中都官,吏称先生”。秦朝设置博士官的主要意图可能是(     
A.弥补专制体制的缺陷B.延续原始民主的传统
C.再现百家争鸣的局面D.强化政治文化的认同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末年,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异军突起,建立了大一统王朝,秦国的崛起是制度的胜利。《史记》记载,秦朝统一后,“除道,道九原,堑山堙谷,直通之”。《史记》还记载:“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十四县”。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但秦朝仅经历“两帝一王”的短短14年就灭亡了。

——摘编自陈忠海《从另一个角度看秦朝的统一与速亡》

材料二: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他所面临的形势是“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他继承了“文景之治”的全部历史遗产,其中,既有社会稳定、人心归向、经济富裕的优势,也有制度有缺、国家控制能力薄弱的遗憾。汉武帝时期的政论家严助,总结汉武帝时代的特点是“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统一的原因,并指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造就“盛世”的背景与相关措施。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政治体制的基本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史书中关于秦国君主的部分记载。据此可推知(     

秦国君主

记载

秦穆公

“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孝公

提出要“成帝王之业”

秦惠文王

张仪劝惠文王“以成伯王之名”

秦武王

“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

A.秦国逐渐完成了国家统一B.秦国历代君主尚贤尊王
C.秦统一天下具有历史基础D.秦国战略中心向西转移
2023-12-12更新 | 424次组卷 | 4卷引用:模块检测卷01 中国古代史测试卷(新教材新高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记》记载,秦并六国不久,丞相王绾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在秦始皇称帝后的第九年,博士淳于越进言:“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战国初齐相,其曾孙取代齐王)、六卿(包括赵、魏、韩在内的晋国六大家族)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不过秦始皇还是采纳了李斯等人的建议,推行郡县制,并对是古非今的学者进行严厉打击。

——摘编自魏明枢《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   《汉书》载:“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这一做法造成诸侯(王)国独立于中央,“三代诸侯,各自纪年……至汉依然”。汉初的诸侯(王)国还拥有地方的人事任免权,中央派遣的地方官员常被诸侯(王)国弃之不用,甚至被驱逐,有时还出现诛杀、陷害之事。一度还出现“吴王封赐倍汉之常法,梁王府库金钱巨万,宝器多于京师”的现象。

——摘编自袁波、胡建阳《罗马行省制与秦汉郡县制之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秦朝丞相、博士主张推行分封制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推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惩亡秦孤立之败”的具体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
6 .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对地方特别是少数民族区域的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蜀志》所说,秦灭六国,“徙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以致“家有盐铜之利,户专山川之材,居给人足,以富相尚”。秦政权奉行法治,以实行严刑峻法而见称于史。少数民族伤了人,按情节轻重论处,杀人犯了死罪,可以用货、钱赎免。《巴志》记载,“复夷人顷田不租,十妻不算”。其意为一户可免交一顷田的租税,虽有十个妻子也不纳口算。

——摘编自《从〈华阳国志〉看秦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材料二   岭北行省和辽阳行省主要防范诸蒙古部落的叛乱,派驻许多蒙古骑兵团在河南江北行省、云南行省、四川行省来进行军事控制,而东南是天下财赋重地,行省设置为了搜刮财富进统治者囊中。秦汉唐宋以来,中国政区都以“山川形便”为惯例划分,常以大江、大河作为政区的边界,元朝则以犬牙交错的形式划分行省疆域。元朝以五事“户口增、田野辟、词讼简、盗贼息、赋税平”作为对地方官的考核标准。

——摘编自《元朝行省制度及其渊源略论》

材料三   布达拉宫由吐蕃时的藏王宫殿演化成后世达赖喇嘛驻憩的宫院,不仅继承了吐蕃的建筑传统,而且吸收了佛殿的建筑艺术……一座建筑的艺术感染力,离不开它所处的环境和组群关系。宫殿寺庙建筑和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取法自然,依山舒展,建筑上下错落,前后参差,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艺术上的对比,随处可见,白宫、红宫和金殿、金塔的质感对比,华贵与朴实,细腻与粗拙,人工与自然的对比,强化了布达拉宫的崇高,也给人们带来艺术上的愉悦。

——《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秦朝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
(2)阅读材料二,指出元朝行省制有哪些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康熙帝在加强藏族地区民族团结方面的实践。
2023-10-04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纲要上 考前必刷专题之必考主观题20题专训
7 . 罗马帝国为把罗马与各行省连接起来,铺设了很多人工道路,形成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汉书》中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由此可见,道路的修建(     
A.彰显了皇权至上B.有利于对外界的征服
C.推动了思想统一D.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
2023-08-02更新 | 447次组卷 | 7卷引用:【好题汇编】选择题汇编——世界史(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云梦睡虎地秦简记载,公元前227年,秦南郡(楚国旧地)郡守腾因当地居民仍保留楚地风俗,发布文告,要求各县、道官吏“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这一做法旨在(     
A.缓和社会矛盾B.革除传统陋俗C.树立皇帝权威D.强化国家认同
2023-03-23更新 | 539次组卷 | 9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串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记载,秦朝初步确定了乡官制度,有秩、啬夫、游徼等行政吏员与三老以及治安亭吏(介于乡与里之间),共同构成权力中介,职能涵盖百姓的人身、赋役、治安和精神各个领域。这表明秦朝(     
A.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B.权力制衡机制已经形成
C.君主专制统治得以强化D.地方治理体系有所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反映了秦朝(     
A.依托邮传的文书传送B.繁缛的国家治理模式
C.细密严苛的法律体系D.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