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是汉代画像石“泗水捞鼎”。史载大禹铸九鼎,代表天下九州,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以后,随着朝代兴亡,九鼎先后为商和周所得。战国时,东周灭亡,九鼎不知去向。有传言九鼎落于彭城(今徐州)泗水。秦始皇东巡琅琊时,动用大量人力寻找打捞,但未果。对上述史实评论正确的是(     

A.秦打算通过九鼎为统一做舆论准备B.秦始皇巡游天下造成了沉重的赋役
C.统治者重视政治传统的延续和继承D.画像石确证了九鼎记载的真实可信
昨日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2024高一·北京·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有人说秦始皇“是在统一果实成熟了的时候来到果园中的”。这一说法说明秦统一的主要原因是(     
A.嬴政自己高超的才能B.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强大
C.嬴政重视人才D.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4-05-1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2
3 . 考古专家测量发现,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出土的4万支箭头,最大误差0.22毫米,最小误差0.02毫米,且这些箭头与在湖北、江苏、河南等地出土的同款秦国箭头,尺寸一模一样。这可用来说明秦国(     
A.地方管理制度严格B.国家治理规范严密
C.中央集权逐渐加强D.统治区域达至江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里耶秦简记载,秦朝县下属机构定期制作所在机构集簿,并根据要求上呈县廷。与之相应,县、郡也定期将核心治理信息汇总报送上级官府,以便上级掌握政情及开展管理,并据此对下级进行考课。该做法(     
A.实现了对基层组织的有效治理B.有利于提升地方官员文化素养
C.促进社会群体共同意识的凝聚D.为赏罚官员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2024-03-29更新 | 52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图片不准,缺失),图中①处应填写(     
A.郡守B.刺史C.节度使D.转运使
2024-03-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4·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关中是秦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下图对关中地区位置标注准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4-03-13更新 | 79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北京卷02)(15+5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7 . 地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秦朝形势图,我们可以直接了解秦朝的(     

①疆域四至             ②行政制度             ③民族关系             ④法制建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秦王嬴政在统一过程中采取的部分措施。其措施旨在(     

序号

举措

1

灭赵后,迁赵王于房陵(今湖北房县)。

2

灭魏后,徙魏大梁于丰(今江苏丰县)。

3

灭齐后,迁齐王建于共(金河南辉县)。

A.促进社会阶层流动B.加强各地经济交流
C.加快六国文化融合D.削弱地方割据因素
9 . 某学生学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的笔记摘录如下,笔记内容反映的是(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A.秦统一的条件B.秦统一的方式C.秦统一的过程D.秦统一的意义
2024-01-3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据史书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秦驰道……始皇命天下修道以备游幸”。下列关于秦朝驰道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文书传送以及政令传达               ②加强了对诸侯国的控制
③是秦朝道路交通网的重要组成               ④便利了皇帝到各地巡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27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