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人凿破楚咽喉,南北通航贯九州。五岭青云漓水落,三湘黄叶洞庭秋。悠悠岁月添人事,渺渺江波少物流。故道如今成古迹,申遗岂为稻粱谋。”诗中的古迹(     )
A.位于当时的“西南夷”地区B.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C.便于秦始皇征服南方的越族D.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023-10-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检测(一)历史试题
2 .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主张,下令:凡《秦纪》之外的历史书籍及非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百家语限期烧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烧,禁止私学,欲求学的以更为师;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秦始皇的这一举措(     
A.致使先秦诸子典籍散失B.强化了地区管理
C.是实行文化专制的表现D.促进了民族交融
2023-10-0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东光县、海兴县、盐山县2023-2024学年高一9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主张,下令:凡《秦纪》之外的历史书籍及非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百家语限期烧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烧;禁止私学,欲求学的以吏为师;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秦始皇此举(     
A.强化地区管理B.利于秦朝教育事业发展
C.促进民族交融D.是实行文化专制的表现
2023-10-1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学者在叙述秦始皇“焚书”事件时列举了下表史料。该学者列举史料旨在说明(     
史料出处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史记·秦始皇本纪》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
A.焚书事件并未造成严重后果B.秦始皇并未下令焚烧书籍
C.秦末战争可能加剧文献损毁D.焚书事件造成了文化断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主张,下令:凡《秦纪》之外的历史书籍及非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百家语限期烧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烧,禁止私学,欲求学的以吏为师;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此举旨在( )
A.发展教育事业B.强化地区管理C.加强皇权统治D.促进民族融合
2023-01-09更新 | 934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下·河北·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接受李斯建议,下令非秦国的史书、非博士官掌管的《诗》《书》等少数著作外,全部交给官府焚毁,又因儒生反对秦始皇推行的“分封制”,并在多种场合私议朝政,以至秦始皇认为“诸生在咸阳者……或为訞言以乱黔首”,坑杀460余名儒生方士,这就是“焚书坑儒”。此举意在( )
A.为了加强对思想控制B.统一文化的现实需要
C.郡县制不符时代潮流D.旨在传承优秀文化
2023-01-04更新 | 245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河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