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史料一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摘编自贾谊《过秦论》

史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摘编自柳宗元《封建论》


[探究]
(1)根据所学知识,论证说明史料一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
(2)根据史料二,分析指出柳宗元是如何看待秦朝郡县制与秦朝灭亡关系的。
2023-07-17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3课学习讲义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2 . 皇帝制度的确立和特点

材料一: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接到秦王要求改变名号的命令后,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秦王嬴政说:“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在秦代,……国家官方崇拜尊崇称之为“帝”的神……因此当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称自己为帝时,他正利用了当时已具有浓厚政治色彩,而又保持了与远古的神祇圣哲强烈联想的一个字眼。这个字眼恰当地象征了一个人的政治成就,对他,并且可能对他的臣民来说,这种成就看来几乎是超人的。

——《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料四: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五: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

——《明史·舆服志》

材料六:“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七:“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八:(秦始皇)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

材料九: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馀。

材料十:三十六年,……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


(1)依据材料一,秦王嬴政打算改变“名号”的原因是        
(2)依据材料二、三,秦王嬴政采用“皇帝”称号的意图是        
(3)依据材料四、五,皇帝制度的一个特点是        
(4)依据材料六、七,皇帝制度的另外两个特点是        
(5)由表及里地归纳材料八、九、十所包含的信息
(6)综合上述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本质
2019-09-03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