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将军蒙恬北击胡人,掠取河(黄河)南地;公元前214年,征服百越,增设桂林郡、象郡、南海郡;后又在西北驱逐匈奴,从榆中沿黄河往东到阴山,设立四十四个县。由此推断,在秦朝扩大疆域的过程中(     
①现代中国的疆域版图形成②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进一步发展
③皇帝制度得以建立              ④各地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得到加强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李白曾赞叹道:“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帝”,他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
A.建立了皇帝制度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
C.建立了大一统王朝D.修筑了万里长城
2021-12-04更新 | 258次组卷 | 36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钱穆先生说:“秦代之中央政府,较之西周武王成王时,其统一性,已远为进步。”其“进步”主要表现在
A.实行分封制B.确立王位世袭制C.实行郡县制D.确定“皇帝”称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秦惠王在征服巴蜀之后设蜀郡并把大量秦国罪徒迁移到蜀郡。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把原来秦国的货币、度量衡等制度推广到全国,同时也把大量秦国罪徒迁移到边远地区。”该学者意在说明秦始皇的移民措施
A.有利于各项统一政策的推行B.有利于郡县制在地方的实施
C.有利于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有利于消弭区域间文化差异
2021-05-28更新 | 906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汉以来中央行政体制的发展,其重要的特点是由“个人开府”的中枢制转变为“机构组织化”的中枢制,从而使我国古代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发展趋势指的是
A.从世官制向察举制转变B.从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
C.从分封制向郡县制转变D.从三省六部制向二府三司制转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湖北睡虎山地出土秦简中有当地郡守发布的告示,其内容包括法律命令就是要教导百姓,去掉淫恶的行为,清除坏的习俗,使他们能够行善。这反映了
A.秦秉承儒家的民本思想B.儒法结合巩固了秦朝统治
C.秦重视社会秩序的构建D.秦始皇希望成为人王圣主
2020-04-23更新 | 439次组卷 | 22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但在推翻秦朝的战争中各地的表现不同:表现最激烈的是南方的楚人,其次是齐和赵,再次是韩、魏、燕;至于关中秦地,则完全没有发生反秦暴动。由此可知
A.秦王朝未能实现文化心理统合B.东方六国受暴政的摧残更严重
C.关中秦地的政治经济优势明显D.郡县制的推行激化了社会矛盾
2020-02-20更新 | 1581次组卷 | 32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春秋以前中国是个族群社会,以封地为族姓、又以族姓为地名是常见的现象;但自秦以下,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乡村聚落的命名也就彻底的非族姓化,其名或取自“吉语”,或取自地理方位,或取自俚俗,偶有姓氏命名的,也大多与当地实际居民姓氏无关。秦以后的村落命名变化从本质上体现了
A.宗法观念弱化B.专制集权强化C.风俗观念演化D.社会治理僵化
2019-11-26更新 | 1254次组卷 | 33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王家范先生说,我之所以不满意以“专制”一词说死中国帝制,因为这种来自西方的成见,每每看不清中国两千年帝制实依赖于发达的行政官僚制度。王先生旨在强调
A.承相制度有效制约了皇权
B.中国的帝制并非专制制度
C.历史研究应考虑地域差异
D.官僚政治具有积极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