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自今以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     
A.皇权专制与分封制B.世袭制与集权制
C.皇帝制度与世袭制D.宗法制与郡县制
2022-10-25更新 | 759次组卷 | 63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领主的职业官僚。

材料二 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秦王政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并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022-06-0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3 . 著名学者柏杨提出:"秦中央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此”组织精神"(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管理B.保证了民主决策
C.有利于皇帝专制D.防止了官员腐败
4 . 在中国历史上的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同时面临着文化创新和政治重构的双重挑战。春秋战国时期应对“双重挑战”的结果是使中国
A.“公天下”结束,“家天下”开始
B.百家争鸣结束,儒家被奉为正统
C.思想文化严加控制,中央集权体制开始
D.官僚队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孝公时期,商鞅制定军功爵制,“以多杀为爵级,以怯斗为役隶”;秦王嬴政时期,取消计首授爵,将战争胜负作为论功行赏的标准。秦国政策的调整
A.表明统治思想发生变化B.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
C.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D.改变了对外战争性质
2021-03-12更新 | 1379次组卷 | 20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惠文“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秦昭王“取郢为南郡”……秦庄襄王“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秦统天下的时候,“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争霸战争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进程B.国家统一成为设置郡县的必备条件
C.秦统一进程与国家体制变革相结合D.秦国的官僚政治已取代了贵族政治
7 . 下列是在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电视剧甲: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的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电视剧乙: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照皇帝的旨意起草文件交给门下省审核,再交给尚书省的工部执行
电视剧丙:徐州发生洪灾,阁臣据皇帝的旨意写成诏书,直接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按甲、乙、丙顺序排列上述场景发生的朝代应是
A.唐朝、明朝、清朝B.秦朝、唐朝、元朝
C.秦朝、唐朝、明朝D.唐朝、元朝、明朝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秦朝统一后,对原属燕国的辽西走廊和辽东地区采取设置郡县、开辟交通等措施,这与其统治中原内地的措施并无不同,且是同时进行的,增修燕之北长城与修筑北方的长城也没有区别。这些措施的施行意在
A.强化国家文化认同B.建立大一统的国家
C.消除地方割据隐患D.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2020-08-05更新 | 1232次组卷 | 23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世纪后期,考古学家在湖北、甘肃、湖南等地发现了大量秦代的竹简,其中有政令:上下公文往来、司法文书、吏员簿,还有物资登记、转运、赋税、徭役、军爵、官吏任用等文书。这些重要史料可以佐证秦代
A.地方宗族势力较为强大B.行政制度比较系统
C.郡县制在全国范围确立D.法律制度非常严密
2020-05-14更新 | 1448次组卷 | 63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秦朝的廷议制度主要讨论有关国家的基本制度和重要的方针政策。参加廷议的既有位高权重的三公九卿,还包括职卑权轻的博士(皇帝的顾问、智囊)。秦始皇让博士参加廷议旨在
A.加强君主的独断裁决B.监督制约丞相的权利
C.扩大统治集团的基础D.提高儒生的政治待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