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博士”一词战国时就已出现,至秦朝,“博士”指原东方六国的政治代表,秦始皇招揽各国士人,设置博士官,让他们参议朝政,从而组建了参议辅政集团。由此可知,秦朝的博士议政制度(     
A.全面继承战国时期的政治传统B.体现了权力运行过程中的民主色彩
C.强化了对六国地区的行政控制D.适应了秦朝初年的实际政治需要
2023-08-15更新 | 537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记》载:“(蒙)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这反映了秦代
A.普遍实行禅让制B.世官制影响犹在C.依军功大小授官D.察举制已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灭六国之后,拆毁战国时期各国所建的城郭,决通雍阻河道的堤防,削除原六国地区的关隘险阻。秦朝这些措施旨在
A.防止六国旧贵族的复辟B.强化皇帝的权威
C.加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D.巩固秦朝的统一
4 . 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墓竹简《博律》中规定,百姓要如实填报户籍,不得隐瞒家内奴隶,不得未老报名,已名不报,不得以壮年报病废,已成丁报幼小等;秦简《编年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一年“令黔首自实田”,即命令全国百姓向官府申报自己的年龄和实有土地数。这些史料可以佐证秦代
A.专制和集权导致行政成本增加B.形成了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C.郡县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确立D.注重强化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曾五次巡视原东方六国地区,在泰山等名山大川之上多次举行各类祭祀活动,并留有众多宣扬“为统一而战、解救六国人民于倒悬”为主要内容的碑文石刻。这反映了
A.原六国统治残暴而不得人心B.秦朝的统一受六国民众拥护
C.秦朝注重塑造民众心理认同D.秦始皇具有勤政爱民的一面
6 .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维系了分封制度的存在
B.等级墓葬凸显了周王室权力专制
C.东方六国地区严格遵行分封制度
D.秦国墓葬体现出集权政治的痕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秦朝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亦必等”,还规定由官府有关机构校正衡器的权、斗桶和升,且至少每年应当校正一次。这些规定
A.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B.保证了手工业产品质量
C.有利于各地区经济交流D.防止了不法商人的作弊
8 . 秦在“相”基础上,加一“丞"字,设丞相,含有“承天子之令,助理万机之意”,这与当时各国仅以“相"为“百官之长"有很大差别。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秦朝创立了丞相制度B.秦国创新了行政管理体制
C.秦国完善了选官机制D.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
2021-04-28更新 | 21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把郡县制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制度推行于全国,并规定以都辖县。这为后世所继承和发展,且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A.历代帝王将秦始皇作为了榜样B.秦代有效控制地方方式为后世沿用
C.郡县制的确立改变了历史进程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间的矛盾尖锐
10 . 秦始皇在中央设三公,丞相负责几乎所有国家事务,主要是负责国家行政事务;太尉是皇帝的军事顾问和参谋:御史大夫主管对官吏的监察,是中央和地方监察系统的领袖。这一做法
A.说明秦始皇注重对权力的制衡B.有效地遏制了专制现象的出现
C.利于减少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D.削弱了君主对军政大权的操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