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下表为西汉吕后时期(公元前187年—前180年)剥夺的王国封地(部分)。据表1可知,当时(       
王国说明削夺封地时间归属
刘邦之子刘友封地常山郡高后元年立惠帝子为常山王
刘邦之孙刘襄封地济南郡高后元年立吕台为吕王
刘邦之弟刘交封地薛郡高后六年立张偃为鲁王
刘邦之孙刘襄封地琅琊郡高后七年立刘泽为琅琊王
刘邦之子刘恢封地全境高后七年徙吕产为梁王
刘邦之子刘建封地全境高后八年立吕通为燕王

A.地方势力得到有力遏制B.王国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C.封国政策发生根本转变D.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深
2024-05-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训练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2 . 汉代诸侯国相,统王国众官,秩二千石,由朝廷任命。观察下表(惠帝至景帝时期任职诸侯国相人士的身份背景)枣帝至景帝时期的这一做法意在(     
担任武将或有带兵经历无武职或未有带兵经历无明确记载
汉惠帝时期至吕后时期吕更始(武将,楚相);齐受(齐相);朱进(吕相〈师古曰:为吕王之相也〉);王恬启(开)(梁相);许厉(常山相);毗陵侯越(长沙相)吕胜(淮阳相);召平(齐相)
文帝时期蔡兼(常山相);窦婴(吴相);袁盎(齐相、吴相、楚相);苏意(楚相)
景帝时期冯唐(楚相);栾布(燕相);程嘉(江都相);苏息(赵相):灌夫(代相)田叔(鲁相);张释之(淮南相)建德(赵相);张尚(楚相)
A.加强对诸侯国的巡视监察B.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C.改变郡国并行的地方制度D.强化君主专制权力
2024-02-0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东汉列侯分封的形式有徙封、复封等,如下表所示。该分封形式(     
徙封朝廷将列侯从原封地迁徙至另外的封地,相应地,列侯的爵称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复封嗣子袭爵后,对嗣子之兄弟再进行的分封;诸侯王或列侯已获封爵,但由于某种原因而被免爵除国,之后朝廷再次恢复其爵土;王侯绝国后,由失国者的子孙或者其他亲族成员如兄弟、兄弟子、甚至叔伯等袭爵的分封
A.承袭了宗法分封特点B.打破了郡国并行格局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成为门阀政治的先导
2023-10-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自汉武帝元封五年起,刺史开始在常住地方设立固定治所。下表是东汉部分刺史治所与所在郡国的治所情况。这样的安排(     
刺史豫州刺史扬州刺史凉州刺史
所在郡国沛国九江郡汉阳郡
郡国治所阴陵
刺史治所历阳
A.意在保障有效监察B.造成了社会政治的混乱
C.强化了郡国的实力D.说明更重视对郡的防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1年版的《中华历史通览》丛书把中国古代史分为12个阶段,分别端写了12本书,下表节选了部分阶段及对应的书名:

阶段

上古秦代卷

魏晋卷

南北朝卷

隋代卷

书名

《文明曙光》

《治乱嬗替》

《南北分治》

《大河滚滚》

阶段

唐代卷

五代十国卷

辽夏金卷

元代卷

书名

《流金岁月》

《乱世风云》

《塞北三朝》

《大漠烟尘》

请根据书名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历史阶段,概述其历史阶段特征。(要求:确定阶段,概述特征、形成结论)
6 . 下表反映了西汉诸侯国“相”履职重心的演变情况。这折射出当时(     
时期相的主要职能
汉高祖辅助诸侯王国的建立与巩固
文景时期侧重对诸侯王国兵权的控制
景、武时期侧重于中央“汉法”在诸侯王国的推行
A.地方兵权被收归中央B.汉文化开始向边境传播
C.中央集权制已经完善D.王国问题不断得到解决
2023-11-0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7 . 下表为西汉时期引进作物统计表。据此推知,西汉(     
作物名称类别原产地
胡瓜蔬菜印度西北部
胡豆蔬菜亚洲西南部、非洲北部
胡蒜蔬菜欧洲南部和中亚
胡萎蔬菜地中海沿岸、中亚
石榴水果伊朗、阿富汗地区
葡萄水果欧洲、西亚和北非
A.注重海上丝绸之路交流B.社会风俗出现显著变化
C.与西域各地的联系密切D.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2023-04-28更新 | 754次组卷 | 9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与端午节起源相关人物的说法,两汉时期就众说纷纭,下表列出两汉时期各地关于端午节习俗起源的信息。这表明,两汉时期(     
时期地域纪念人物
两汉苏南、浙北伍子胥(忠贞贤能)
绍兴曹娥(孝女)
梧州陈临(勤政爱民)
许多地区屈原(爱国爱民)
苏南、浙北伍子胥(忠贞贤能)
A.儒家思想影响社会习俗B.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
C.城市商品经济迅速发展D.家国一体政治格局形成
9 . 下表是20世纪中期以来在我国滇池地区出土器物的相关统计。从出土器物的特点可推断汉代(  )

阶段

出土器物

战国晚期到

西汉前期

随葬尖叶形锄、粗茎剑、空首钺、“石寨山式”铜鼓、贮贝器、透雕动物饰牌、璧环状手镯和圆形扣饰等典型的“滇文化”器物

西汉中期

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青铜兵器、生产用具逐渐减少,内地输入的铁器和模仿内地制作的器物大量出现

西汉晚期至

东汉初期

地方民族特色的器物近于绝迹,内地输入的铁兵器、生活用具和五铢钱,已占绝对优势
A.西南地区铁器主要依靠中原输入B.西南地区开始纳入中央统一管辖
C.中原地区的生产方式向西南传播D.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有效巩固
2023-04-26更新 | 16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原因的记述,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记述出处
昔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史记·吴王濞列传》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前汉书》卷14
汉初立诸王,因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既广大,且至千里。《后汉书·百官志》
A.《史记》因是当世史籍,可信度最高B.记述虽有差异,但都具有参考价值
C.记述均属于第二手史料,不可采信D.综合多种史籍记述可确认真实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