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如图漫画反映了汉代一位皇帝的治国措施,他是(     
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汉元帝
2022-08-25更新 | 1376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普通高中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图1、图2、图3、图4分别是秦朝、西汉、西晋末年、唐朝的地图

                                                     图1                                                                                                                                         图2

                                                                    图3                                                                                                                               图4
请根据图片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的相关史实,任选3幅图,以“从历史地图中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11-2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蠃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西汉地方行政制度局部图

材料三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四宋王朝建国的特殊性,使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以来的教训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相当完备。设官分职,达到了相互维系、相互牵制的功能,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摘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生的背景》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弊端。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在政治上的表现。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
2022-11-1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丰富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为充实人类思想的宝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依据下列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行仁政与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五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2)材料二三四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3)依据材料三、四,为了顺应上述趋势,秦始皇与汉武帝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在本质有何特点?
2021-11-2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封建”与“分封”

材料一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瘘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

材料二



图3

图4

(1)简释材料一中“封建”的含义?写出这一制度的消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地方行政制度的异同。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这一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原因。
2021-12-10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湖北专用)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图,下列对此图表述正确的是
A.形成“光武中兴”局面B.表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D.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
7 . 图1、图2、图3分别为东汉、唐朝、元朝的地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相关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对应的朝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