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下面为甘肃敦煌莫高窟323属的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及其简介。据此判断,该壁画(     

敦煌壁画常会在一个画面中展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壁画右下方是汉武帝与众臣来甘泉宫瞻仰“祭天金人”的场景;下方画面内容为汉武帝在群臣簇拥下,骑马送张骞前往西域,张骞手持芴板,在汉武帝面前跪拜辞别;左边介绍张骞一行前往西域的情况:一位僧人模样的人在前引路,两个持旌节的人紧随其后,其中之一为张骞。左下方展示出崇山峻岭掩映下的大夏国,张骞历尽险阻,最终抵达目的地。
A.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B.说明佛教在初唐传入西域
C.折射出唐代西北地区市民文化的独特性D.兼具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描绘了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情景。该作品(     
A.反映了中原与西域的交流频繁
B.能够完整地还原历史真实
C.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D.具有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
3 . 郡国并行制是汉初重要的制度设计,由表可知这一制度(     
史料出处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刘邦)“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无以填之”《史记·吴王濞传》
“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自拊循其民”《史记·吴王濞传》
“(梁孝王)府库金钱且直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史记·梁孝王世家》
A.是当时形势所迫的产物B.导致王国势力超过中央
C.有效吸取了秦亡的教训D.是对西周分封制的回归
4 .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以下对该史料解读较为合理的是(       
A.描述的是“贞观之治”的局面B.源自于施政方针的重大调整
C.得益于“郡国并行”制的推行D.汉武帝的建树为之奠定基础
2023-07-19更新 | 192次组卷 | 6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第一、二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4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考题)-天津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喜爱大宛马,但由于大宛离汉朝遥远,不肯向汉朝进贡大宛马。武帝闻之,决心伐宛,大胜之后,汉与西域诸国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统辖关系,“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孔雀河),往往有亭”。材料表明汉武帝的伐宛举措(     
A.着眼于巩固边疆关系B.深受主观意愿的影响
C.致力于维护统辖关系D.打通了欧亚丝绸之路
6 . 下面是关于七国之乱的故事流传的两个版本。

这表明(     
A.历史的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获知B.只有通过原始文献才能最终还原历史
C.研究者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D.历史真伪需要进行史料真实性的考辨
2023-08-30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7 . 悬泉置是两汉时期敦煌郡下辖的一处邮驿机构。经考古发掘,悬泉置遗址共出土文物7万多件,其中汉简3.5万枚,内容涉及诏书律令、使节往来、与西域各国关系、工作档案等。悬泉置遗址作为重要的考古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A.敦煌郡的行政机构设置B.汉朝对边疆地区的经营
C.交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D.汉朝与西域的经贸往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史记》纳“四夷传”于《七十列传》之中,记载了环绕华夏的各少数民族多以藩臣的身份参与各个时期的政治事务,并起到拱卫中央大一统政权的作用。从编撰体例上看,这些“四夷传”与其它列传不存在主次之分。这说明,司马迁(     
A.重视宣扬民族国家大一统的思想B.具备强烈的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
C.重视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D.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方法
9 . 据《汉书·武帝纪》,西汉于元狩二年(前121年)设立酒泉郡、武威郡;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立张掖郡、敦煌郡;据《汉书·地理志》,西汉于太初元年(前104年)设置酒泉郡与张掖郡,太初四年(前101年)设武威郡,后元元年(前88年)设敦煌郡。除《武帝纪》与《地理志》的记载存在矛盾之外,《史记》《汉书》中还有多处与以上记载相抵触的史料。出现这种矛盾记载最主要的原因是(     
A.边疆形势的极不稳定B.史学家确定的标准不一致
C.西汉档案记载的混乱D.后人考证修改的不同结果
10 . “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如表是西汉皇帝颁布的部分“罪己诏”统计情况。据此可知当时的皇帝
皇帝下诏次数下诏原因史料来源
武帝1总结失政《汉书·西域传下》
宣帝2地震;总结失政《汉书·宣帝纪》
元帝5地震、日食;总结失政《汉书·元帝纪》
成帝4地震、日食;总结失政《汉书·成帝纪》
A.权力受到严重威胁B.倡导“无为而治”
C.自省意识非常浓厚D.崇尚“天人感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