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为了解决统治者巩固集中统一政权的需要,某学者从儒学经传中寻找统一的理由,他根据《公羊春秋》的记载,提出了“大一统”论,并在《天人三策》中说:“《春秋》所主张的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适合古今任何时代的道理。”请问该学者是(     
A.孔子B.董仲舒C.李斯D.荀子
2024-08-2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高一下学期新学考调研检测模拟(三)历史试题
2 . 某学者在论及某一时期皇权和相权关系时说:“皇帝有六尚,其中尚书是掌管文书的,其职权地位本不高……一切实际事权,照法理,该在相府,不在皇室,宰相才是政府的真正领袖。”这一时期为(     
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
2024-08-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高一下学期新学考调研检测模拟卷(一)历史试题
3 . 汉武帝财政改革的实质,就是将以往的自由经济改为由国家控制经济的运作。改革主要针对商贾和富人群体,虽然力度很大,但并没有给百姓增加多少负担。下列能为此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A.盐铁官营,均输平准B.任用酷吏,打击豪强
C.划分州部,分设刺史D.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2024-07-28更新 | 24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汉武帝将其宠信的文武官员加上侍中等头衔,让他们可以出入宫廷,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上述“文武官员”是(     
A.监察官B.中正官C.中朝官D.丞相
2024-07-02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在位时,西汉王朝的统治政策由无为转为有为。由于社会在复苏、繁荣的同时也趋于复杂化,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原来以不变应万变方针已渐不适用。国家经济实力的积聚,也提供了可能。汉武帝本人富有政治才略和抱负,积极推动政策转变,在内务、外事、政治、经济诸方面都建立了显赫的功业。

——张鸣《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一套稳妥可靠的官僚制度对于中央集权的政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魏晋时期,统治者力图通过九品中正制来选拔官吏,但最终形成了“下品无士族,上品无寒门”的门阀制度。隋唐时期,统治者们摸索出一套防止富室贵族垄断权力的官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而平民百姓,因为有可能通过科举而同样步入上层,所谓“朝为田舍郎,暮入天子堂”,因而他们对现有秩序往往也表示拥护。科举制度的作用,不可不谓大矣。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统治政策由“无为”转“有为”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推行的为增加国家收入又能平抑物价的政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魏晋到隋唐时期官员选拔的演变趋势。结合所学,说明科举制对中央集权政府的作用“不可不谓大矣”。
2024-06-2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论及“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有学者指出,它“打破了西域各地小国林立、互不往来的隔离状态”“增强了西域各地各民族对中央政权的认同”。该学者意在强调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A.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B.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C.使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和加强D.使汉王朝首次了解到了西域的具体情况
2024-06-13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6月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年提出。他在《中国》第1卷中使用“丝绸之路”这个概念的具体语境,主要是他对历史上西方和中国相互间地理知识了解情况所进行的调查。他尤其将注意力放在包括汉代和罗马帝国时代的较为短的历史时期内这些地理知识最早获得的情况。他在书中用了很大篇幅分析希腊和罗马资料中第一次提到Serer的证据,那些内容与丝绸贸易有关,或是提到Serica即产丝之地的记载。然而,他并没有专门研究中亚史地,他将古代中西交通的贸易路线想象成一条直线,这与“丝绸之路”的实际走向并不符合。

——摘自[美]丹尼尔C.沃(蒋小莉译)《李希霍芬的“丝绸之路”:通往一个概念的考古学》

材料二   在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一词50多年后,我国学者开始使用这一词汇,政府层面较多的使用出现在20世纪五十六年代的对外友好交往中。今天,“丝绸之路”已然不是某一条道路或某一种交换物品的专称,而是古代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统称,甚至突破了原来的“中外关系史”和“中西交通史”。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命名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这一历史名称在当下的现实反映。

——摘自刘进宝《“丝绸之路”概念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请用实线在下图中绘制“陆上丝绸之路”的走向。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请阐述“‘丝绸之路’这一历史名称在当下的现实反映”。
2024-06-1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6月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8 . 有论著记载,公元97年,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达波斯湾地区后准备渡海,安息国的船员对他说:“大海上非常辽阔,如果顺风走还好,最快三个月时间就能过去;要是遇到逆风的时候,那就要花上两年的时间。所以呢,你要准备三年的粮食。而且,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最容易得思乡病,会经常死人的。”甘英只好返回。据此可以判断,当时(     
A.丝绸之路还未开通B.通往罗马的陆路交通被阻断
C.安息垄断了东西方的丝绸贸易D.汉朝和罗马帝国之间缺乏官方的直接往来
2024-06-0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至西汉前期,中国北方匈奴强盛,置僮仆(奴隶)都尉管理西域,因“赋税诸国,取富给焉”,西域诸族“不相亲附”,匈奴还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汉武帝制定联络月氏“断匈奴右臂”的战略,派遣张骞“凿空”西域。……汉宣帝设立西域都护,实现了对天山南北各地的管辖,由此奠定了新疆地区在维系中国陆上交通、护卫中原诸王朝之西北地区边防安全的政治基础。

——田卫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新疆历史叙事构建》

材料二   当时新疆面临的主要威胁是西方殖民势力的觊觎,其中有俄国“拓境日广”,扩张态势逼人。左宗棠认识到“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新疆这样的地缘战略价值触动了清廷中枢,让清廷认识到重视塞防,收复北疆,方能“居中控制,南钤回部,北抚蒙古,借以备御英俄”。……同时建议“为新疆画长治久安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须“设行省,改郡县”,从而为新疆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也使得原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由伊犁转移至乌鲁木齐,影响至今。

——改编自袁天阳《左宗棠的边疆治理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结合所学,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西域都护府设置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晚清时期新疆面临威胁的实质。结合所学,简述左宗棠为解决新疆危机所作的贡献。
2024-06-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汉武帝即位后,宣称有的诸侯子嗣多达十几人,却只有嫡长子才可继承封地和爵位,这不利于宣扬仁孝之道。因此,规定诸侯必须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侯国。此举的目的是(     
A.宣扬儒家的仁孝之道B.削弱诸侯封地和势力
C.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D.扩大汉朝的统治基础
2024-05-1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