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像史料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也包含了复杂的判断。下图被称为“凿空丝路的图像记忆”,但有一些明显的“错误”。

前汉 (即西汉)中宗 (汉宣帝的庙号)既获金人 (黄金制作的佛像)莫知名号,乃使博望侯张骞往西域大夏国问名号时

注:这幅壁画创作于初唐时期,是敦煌莫高窟第323窟的八幅佛教史迹画之一,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绘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壁画中的信息中找出两处史实“错误”,并就“错误”产生的原因分别予以说明。(要求:信息有效,史实准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汉初在“毋烦民,欲为省”的观念指导下多以“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地方三老”,他们有着深厚的宗族背景,广泛参与乡村事务管理。武帝至宣宗时期,三老虽仍受尊宠,但乡间管理权力被剥夺,拥有较少乡间势力背景的啬夫才是国家控制乡间的最根本官吏。三老制的变迁反映了(     
A.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B.汉代基层治理体制健全
C.汉代治国思想的变化D.汉代乡间宗族势力瓦解
2024-04-27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大蒜原产欧洲南部和中亚,汉代王逸《正部》中记载:“张骞使还,始得大蒜、苜蓿”,1990年于敦煌悬泉置遗址采集到大蒜标本三枚,现藏于甘肃简牍博物馆。这说明丝绸之路(     
A.推动区域间物种的传播B.初步构建起全球化市场
C.有利于中西科技的互鉴D.促进了西域经济的繁荣
4 . 秦汉代发行铸币的基本情况如表。表中铸币变化反映出(     
发行时间名称重量币面文字是否垄断发行
自秦延续秦半两半两半两
文帝五年(前175年)四铢钱四铢半两
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三铢钱三铢三铢不准私铸
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郡国五铢五铢五铢由郡国垄断
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赤侧五铢五铢五铢(带红色镶边)由中央垄断
A.汉承秦制,但有损益B.王国问题的日趋严重
C.经济集权主义的发展D.古代铸币制度的完善
2024-03-06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汉后期丞相的出身如下表,据此可知,当时(     

丞相(人数)

外戚宗室

掾史文吏

经学之士

昭帝朝

3

宣帝朝

5

★★★★

元帝朝

2

成帝朝

5

哀帝朝

5

A.察举选官制度的完善B.世家大族的逐渐兴起
C.儒学影响力逐渐增强D.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
2024-02-04更新 | 10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业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A.调整了经济结构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绸之路D.推行了儒家思想
7 . 它“有时是一股一股的丝线,延伸开来,有的线路清晰,有的断断续续;有时又像一张大网,涵盖广阔,时时出现绚烂的织锦”。“它”是(     
A.秦代驰道B.丝绸之路C.隋唐大运河D.明代长城
8 . 我国各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砖)中出现了大量的“孝子图”,描绘了丁兰刻木、闵子骞御车失锤、董永侍父等孝亲故事。这反映出汉代(     
A.社会矛盾尖锐B.血缘观念强化
C.儒学影响扩大D.绘画技艺高超
9 . 1975年,四川成都汉墓出土的酒像石上有一幅“养老图”,画中老者手持皇帝专门赐给高龄老人的鸠杖(如图)。1981年,甘肃省武威汉墓出土《王杖诏令册》竹简26枚,记载了汉宣帝时期的尊老法典。这些考古发现印证了汉代(     
A.尊老养老的优抚制度B.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C.家给人足的小康生活D.整齐划一的法治氛围
10 .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在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袭扰。这些举措(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2024-01-08更新 | 275次组卷 | 8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2022届高三10月阶段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