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为出土于新疆和田尼雅遗址的汉代炭精制桥纽方印,印文为篆文,分两行刻印“司禾府印”。同一遗址还出土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王侯合昏(婚)千秋万岁宜子孙”等汉字铭文蜀锦。这表明汉代(     

A.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密切B.扩大了郡国并行制度的范围
C.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D.已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 . 据统计,两汉、隋唐、两宋、元明清9个朝代106位皇帝谥号中带“孝”字的皇帝共有91位,占比约86%。而谥号中不带“孝”字的皇帝只有15位,其中还有两个是没有谥号的。这体现了(     
A.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价值B.统治者对基层教化的重视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和延续D.皇帝大多是孝道的践行者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元朔五年,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每年考试,凡能通一经以上者可补文学掌故的官缺,成绩得甲等者可为郎官。该措施(       
A.推动了主流思想的传播B.提高了官员道德水平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D.营造了社会尚学风气
2024-05-1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4 . 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13州部进行监察,分设刺史巡视辖区内的郡级官员及子弟、豪强:东汉末年,因黄巾起义之乱,汉灵帝把一些重要地区的州刺史改为州牧,地位居郡守之上,揽一州军政大权。刺史制度的调整(     
A.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B.减少了地方割据风险
C.改变了地方权力结构D.加强了中央监察力度
2024-04-3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汉初在“毋烦民,欲为省”的观念指导下多以“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地方三老”,他们有着深厚的宗族背景,广泛参与乡村事务管理。武帝至宣宗时期,三老虽仍受尊宠,但乡间管理权力被剥夺,拥有较少乡间势力背景的啬夫才是国家控制乡间的最根本官吏。三老制的变迁反映了(     
A.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B.汉代基层治理体制健全
C.汉代治国思想的变化D.汉代乡间宗族势力瓦解
2024-04-27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二:先秦之时,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主张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
2024-04-17更新 | 116次组卷 | 33卷引用:四川省遂宁绿然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史记》以“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首创《循吏列传》。据统计,共19部官修正史设《循吏传》,其传名、入传标准及内容特点亦有变化。

传名成书时代“循吏”概况
《汉书·循吏传》东汉以地方官“二千石”为限,以廉洁刚正、明察内敏、劝课农桑、与民兴利、施行教化、政平讼理、盗贼不起、讼狱止息、地方社会繁荣稳定、朝野称赞等为主要标准,成为后世正史《循吏传》的书写范本。
《后汉书·循吏传》南朝宋详述传主先辈政绩,并设附传,记传主兄弟子侄中的任官之人。
《晋书·良吏传》唐代12人,多以清廉、守正、重义之品质著称。
《旧唐书·良吏传》五代正传41人、附传13人,所附皆为循吏之家族成员,入传者多巡行或外放地方的监察官,其中13人以“直谏”“劝谏”入传。
《宋史·循吏传》元代入选者必须长期任职地方,以考课优异,有富民、缉盗、治狱、化俗、抚边等实绩的官吏入传。
《明史·循吏传》清代除“富民教化”“兴利除弊”“理讼治狱”外,还记录了大量民众“乞求留任”的官吏。

——据牛子晗《正史<循吏传>入传标准与记述内容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史书中的“循吏”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3-27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遂宁市、眉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班固在《汉书》中指出: “至于蜀卓,宛孔,齐之刀间,公擅山川铜铁鱼盐市井之入,运其筹策,上争王者之利,下锢齐民之业,皆陷不轨奢僭之恶。”据此可知,班固(       
A.反对以欺诈的手段获利B.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C.建议推行均输平准之法D.批判盐铁私营行为
2024-03-24更新 | 82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描绘汉代集市场景的画像砖。集市四周有围墙,东西南有三方设门,十字形的市道划分出4大交易区各区内有长廊式建筑(称为列肆)。这反映出汉代(     
A.市民生活的丰富B.榷场贸易的繁荣
C.商业管理的严格D.豪强势力的发展
10 . 《月令》是古人对时令经验的总结,记载着天象、物候、气象等自然事物的变化;汉武帝时,《礼记·月令》被立为经学、涉及君主施政、祭祀等内容,原有的刻度时间意义已经渐次模糊。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政府总结农业生产经验B.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
C.强调帝王统治的合法性D.丰富人们的时间认知
2024-03-1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