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董仲舒认为:“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事异域,其用一也。”由此可知,董仲舒(     
A.主张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B.践行“三纲五常”的行为准则
C.倡导尊崇儒术的文化政策D.采用“儒法并重”的执政方式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和平叙事。中国自古至今求稳定、求平安,不热衷于征战与扩张,主要通过内部治理维护国内的稳定与安全。

第二,发展叙事。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和融会贯通性的开放系统,它不断吸收和融入新鲜血液,在“和而不同”中寻求发展。

第三,国情叙事。坚持从国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新中国历代领导人的思想、行为准则,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第四,文化叙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其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建筑风格、民间记忆、传统习俗、医药文化等历久弥坚,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其创造并延续的精神追求,更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不竭动力。

——摘编自程曼丽《打破西方话语垄断构建中国叙事体系》

围绕“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选择材料中任意一个方面,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4-12更新 | 148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3 . 汉武帝时期,为了削弱诸侯王的势力,采取的措施是(     

A.平定安史之乱B.“焚书坑儒”
C.颁布“推恩令”D.“与民休息”
2024-04-0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题历史试题

4 .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统一文字B.焚书坑儒C.尊崇儒术D.张骞通西域
2024-03-22更新 | 142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诸侯贵族B.增加国家税收C.实现民族交融D.削弱王国势力
2024-01-25更新 | 105次组卷 | 56卷引用: 广东省广州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6 . 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A.利于加强控制地方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
C.有利于加强皇权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2023-10-24更新 | 435次组卷 | 10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协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这些举措(     
A.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激化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
C.实现了中原与西域习俗一致D.加强政府对东南地区的统治
2023-10-15更新 | 12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
8 . 秦朝实行郡县制,推行“焚书坑儒”;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采用“黄老之学”;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采纳“独尊儒术”。材料表明秦朝至西汉中期(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B.封建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
C.封建的专制集权统治持续强化D.中华文明的版图初步奠定
2023-08-30更新 | 805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汉武帝元封元年,桑弘羊奏请在全国各地推行“均输”和“平准”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抑制商业以惠农B.加强君主权威
C.平抑物价以利民D.增加财政收入
10 . 汉武帝亲政后,选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并让他们为自己出策,发号施令。他们商议的朝政的场所被称为(     
A.御史台B.中书门下
C.中朝D.内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