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汉文帝接受了大臣“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的建议,鼓励臣民向边境运粮;汉武帝则在大破匈奴后,转而采取在河套、河西走廊地区大规模募民屯田的做法。这一转变(     
A.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B.加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C.刺激了丝绸之路的开通D.加速了中原经济的衰落
2024-03-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2 . 董仲舒认为人性中就有“义”的倾向,只不过常常被“利”所蔽而已,人生在世最高的理想境界即“人道”,而“人道”应当是经过自觉调整的,“乐而不乱,复而不厌”,所以要“陶冶而成之”。由此可知,董仲舒(     
A.重视人的道德伦理教化B.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
C.强调维护封建纲常伦理D.主张抑制人的正常需求
3 . 两汉时期,通过西南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杂技有罗马人的吞刀、种瓜、植树、屠人、杀马之类,以及缅甸人的竿技和印度人的弄蛇等。中国的艺人从中学到了许多新鲜东西,增添了不少新的表演节目,“鱼龙曼延”大型幻术表演,便是一个例子。这反映了当时(       
A.边境贸易频繁B.文化交流互鉴C.民族关系和谐D.艺人技艺高超
2023-07-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风俗与施政

材料一鉴于战国时,“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秦统一后的“移风易俗”主要针对的是东方六国。秦始皇企图用严厉的法令手段来匡饬异俗,实现文化上的大一统,形成了“以法治俗”的统治思想。由于秦“事皆决于法”“以法治俗”走向了极端,风俗与政治形成了尖锐对立,激起原东方各国的反抗,其中楚人表现得最激烈,齐人、赵人次之,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加速了秦帝国的灭亡。

——摘编自牟发松《从“移风易俗”看秦汉对地方社会的控制》等

材料二在完成政治统一之后,刘邦在秦、韩、魏等西部地区设郡县“奉汉法以治”,在赵、 燕、齐、楚等东部地区则立王国,允许诸侯王在一定范围内制定和颁布本国的政策法令,依靠本 国士人“从俗”而治。在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的情况下,将承 秦而来的汉朝法律强行向全国推广,仍有激起东方社会反抗的危险。刘邦一方面必须“承秦”, 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的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这是汉初实行 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西汉能成功地避开亡秦覆辙,将帝国的统治巩固下来,与此不无关系。

——摘编自陈苏镇 《<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

材料三为了实现文化的统一,汉朝儒生们提出“德教”的主张。贾谊和董仲舒分别对“德教”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案。贾谊的方案可以称为“以礼为治”。他建议汉朝仿照西周,尽快“制礼作乐”,自上而下地建立一套儒家制度,用这套制度约束百姓的行为,“使民日迁善远罪”,逐渐移风易俗,实现文化的统一。董仲舒则主张“教化”必须由“圣人”主持, 圣人奉天命来到人间作天子,这种圣人加天子的角色就是“王者”;王者自上而下、由近及远地 推行教化,逐渐移风易俗,实现文化的统一。汉武帝即位后,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家的主导地位。

——摘编自陈苏镇 《秦汉时代社会治理模式的演进》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以社会风俗与国家统一的关系为视角,评析秦至西汉初期的统治政策。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西汉时期东西部风俗差异是如何消弭的。
2023-05-08更新 | 56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初,为避免地方叛乱,刘邦废黜所有异姓王,改封同姓诸王;汉景帝时,源自宗室的吴、楚等国公然兴兵对抗中央,国家为平乱不得已向商人借款。有鉴于此,汉武帝(     
A.崇尚黄老思想,“与民休息”
B.削减王国封地,统一铸币权
C.颁布推恩令,实施盐铁官营
D.取消郡县制,创立刺史制度
6 . 秦朝统一六国后,按照一五德终始之说,以“水德自居。刘邦建汉,以秦朝暴政速亡为由,不承认秦朝的合法性,仍以“水德”为汉朝的德行。汉武帝时期。采用董仲舒等儒生的建议推行太初改历,宣布汉朝为“土德“。至王莽篡汉,又宣布汉朝为火德”。汉朝德行的变化表明(     
A.儒学正统地位确立B.统治者以天命现宣扬政治合法性
C.诸子思想影响深远D.“五德终始”学说未形成完整体系
7 . 汉武帝时期,每年八月都要举行宗庙大祭,皇帝召集诸侯祭祀时,大祀日饮酌酒,诸侯献金助祭。凡诸侯所献贡金“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该规定(     
A.利于调节各郡国之间关系B.加强了朝廷的权威
C.表达了对祖先神灵的敬畏D.收回了地方铸币权
8 . 汉代,祥瑞崇拜之风盛行,不但郡王们为了标榜统治清明而大兴祥瑞,而且民间也有视祥瑞为太平,将图像刻画在居住的房屋门上或逝者墓室中的做法,如江苏徐州睢宁县九女墩墓墓室中的祥瑞画像有“九穗禾、凤凰、麒麟、玉兔、灵芝、嘉果”等。这一现象体现了
A.大一统王朝的新气象B.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C.民众富足的生活状态D.天人感应的社会影响
2022-05-21更新 | 643次组卷 | 9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宾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西汉时期,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抑制商业发展的强制性措施使很多经营借贷资本的商人开始将钱投向土地,致使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封建地主庄园逐渐发展起来,许多庄园主又将经营高利贷作为其庄园经营的重要方式。这一状况
A.协调了工农商业三者之间的关系B.导致了农业经营模式发生改变
C.一定程度动摇了国家的统治基础D.促进中原地区经济重心的形成
10 . 汉武帝以后,诸侯王占地不过一郡,王国主要官吏由汉中央任免,他们失去直接治民统兵的权力,变成衣食租税的大贵族地主。这说明
A.分封制失去存在的基础B.汉初治国策略得到有效调整
C.宗法制仍受到君主重视D.威胁皇权的因素已经被解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