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献记载出处

故汉兴,然后诸儒始得脩其经艺,讲习大射乡饮之礼……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征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汉景帝)及太子(汉武帝)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

[西汉]司马迁《史记·外成世家》

(窦)太后好黄老之言,而魏其、武安、赵绾、王臧等务隆推儒术,贬道家言,是以窦太后滋不说魏其等。及(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无奏事东宫。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藏等,而免丞相、太尉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纷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馆奏:“所举贤良,或治中、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

材料二 在西汉前期治国思想的嬗代中,窦氏卒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年代坐标,而绝非无足轻重。

——摘自虞云国《学史三昧》

结合西汉治国思想演变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2024-05-2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文献记载,周武王去世前,将年幼的成王托付于其弟周公。周公不负重托,竭尽全力辅佐成王,促成天下大治局面。这个历史故事是汉代画像石较为常见的表现题材,如图为山东嘉祥武氏祠“周公辅成王”画像拓片(局部)。这一类汉代画像意在(     
A.复兴原始民主传统B.维护郡国并行体制
C.宣扬儒家政治模式D.彰显统一王朝气象
2023-12-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盘石中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测历史试题
3 . 公元前123年,尚不满十八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汉书》记载其“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得相国、当户,捕季父罗姑比”。霍去病没有任何经验也不受以往汉军战法的束缚,一战成名,汉武帝赐封“冠军侯”。这时期的汉朝(       
A.实行修养生息政策社会稳定B.军事实力大增急于开疆拓土
C.展现出豪迈勇进的大国气象D.史学开始服务西汉王朝政治
2023-07-0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大蒜原产欧洲南部和中亚,汉代王逸《正部》中记载:“张骞使还,始得大蒜、苜蓿”,1990年于敦煌悬泉置遗址采集到大蒜标本三枚,现藏于甘肃简牍博物馆。这说明丝绸之路(     
A.推动区域间物种的传播B.初步构建起全球化市场
C.有利于中西科技的互鉴D.促进了西域经济的繁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元狩(汉武帝的年号之一)年间,“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乃徙贫民于关(函谷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馀(余)万口”。这一做法(       
A.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C.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D.旨在缓解自然灾害压力
6 . 两汉时期,朝廷对举荐孝悌十分重视,《汉书》中记载,“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西汉政府极力宣扬孝的精神,并通过察举的形式使社会中行孝之人得到实惠,通过行孝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汉政府力倡孝道的出发点是
A.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为察举制的推行奠定良好基础
C.提高官员道德修养以保证政令执行D.和谐社会关系以保障社会稳定
2022-02-2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