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二:先秦之时,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主张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
2024-04-17更新 | 155次组卷 | 3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王朝通过颁布各种政令表达国家意志,但是政令的执行却是地方化的,如果地方变通执行,甚至拒绝执行,那么任何国家意志的表达,在表达它的机关对它的执行没有控制的情况下都是一句空话。基于这种担忧,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汉武帝设置了(     
A.太守B.尚书C.刺史D.通判
2024-03-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汉武帝以后,奏章的拆读与审议权,转归以大将军为首的尚书。大臣有罪,由尚书劾奏;选任御史大夫,由尚书评定高下;官吏有功迁升,上报尚书;州郡官吏入朝奏事,则面见尚书。丞相若有过失,反由尚书问状劾奏。这反映了(     
A.行政中枢的完善B.君相矛盾的加剧
C.中央集权的加强D.尚书权力的扩大
2024-03-04更新 | 8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物政治主张
孔子“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子“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
韩非“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

——引自《论语》《老子》《韩非子》

材料二   “贞观之治”成绩的取得,是以人为本、以德治国这一政治路线的成功。以往谈及贞观之治,只是一味强调唐太宗、魏徵等人的自觉,常常忽略中国制度的重要背景。魏徽从贞观七年开始担任门下省的长官,直至贞观十七年去世,都是门下省的负责人。唐太宗与魏微的关系,与三省制关系密切,而三省制的运行机制,更值得重视。

——摘编自荣新江等《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老子、韩非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指出秦汉时期治国主导思想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三省制运行机制的角度说明“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
2024-03-0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辉县市共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文帝接受了大臣“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的建议,鼓励臣民向边境运粮;汉武帝则在大破匈奴后,转而采取在河套、河西走廊地区大规模募民屯田的做法。这一转变(     
A.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B.加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C.刺激了丝绸之路的开通D.加速了中原经济的衰落
2024-03-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6 . 自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至汉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霍光不仅主宰内朝,还挟制以丞相为首的外朝。这期间的丞相,或老迈平庸,或谨小慎微。昭帝年幼,宣帝乍立,都不省事问政,“政事一决于光”。霍光对朝政的主宰(     
A.弥补了官员素养的不足B.根源于君主专制制度
C.加剧了汉朝的统治危机D.完善了中枢决策程序
7 . 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汉代的敦煌郡位于如图的(     

A.①B.②C.③D.④
8 . 南宋僧人志磐所撰《佛祖统纪》中收录了刻本地图《汉西域诸国图》,学者推断此图主要是根据汉代地理志书绘制。该图东起黄河上游至兰州、河套一带,西至大秦西海(地中海),南抵石山(昆仑山),北到瀚海,绘注西域地名70余处,描绘了广义西域各国的位置和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南北两道。该图(       
A.是研究汉代对西域管辖的一手资料B.是研究南宋活字印刷术的珍贵史料
C.直接佐证了汉代地理知识认知状况D.需与汉代的地理志书互相考证使用
2024-02-2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汉初的侍中,职责是掌管皇帝的车、轿、衣服、器物等,甚至还负责给皇帝端尿盆,是皇帝的亲信。武帝时,侍中开始参与朝政,但地位不高, “不干丞相、御史职事”。后来,担任过“侍中”职务的卫青、霍去病、霍光等人, “权势出宰相右矣”。汉朝侍中权力的演变说明(       
A.内廷机构掌控了行政大权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机构调整服务于皇权需要D.汉代选官制度一脉相承
10 . 汉景帝即位后,用大臣晁错的削藩之策,削减一些诸侯国的辖地。于是吴、楚、赵、胶西、胶东、济南、淄川七国于汉景帝三年(前154)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发动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为解决汉初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隐患,汉武帝采取了(     
A.实行盐铁官营B.分设刺史
C.颁布“推恩令”D.任用酷吏
2024-02-2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