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国语·鲁语》记载:“天子及诸侯合民事于外朝,合神事于内朝。”至汉武帝时,为打压丞相,任用内侍亲近之人组成内朝,使其总理朝政,参决政事。内外朝制度的推行(     
A.延续了先秦制度的传统B.强化了君权神授的观念
C.给予了外戚干政的机会D.解决了朝臣擅权的问题
2 .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喜爱大宛马,但由于大宛离汉朝遥远,不肯向汉朝进贡大宛马。武帝闻之,决心伐宛,大胜之后,汉与西域诸国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统辖关系,“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孔雀河),往往有亭”。材料表明汉武帝的伐宛举措(     
A.着眼于巩固边疆关系B.深受主观意愿的影响
C.致力于维护统辖关系D.打通了欧亚丝绸之路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晋张华编纂的神话志怪小说集《博物志》中,有近20条有关张骞和西域的资料,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对丝绸之路记载最丰富的典籍。所谓“小说”,如《汉书·艺文志》所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野史。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博物志》中共记载了9种来自丝绸之路的植物:胡桃、大蒜、胡荽、石榴、红蓝花、葡萄、胡葱、苜蓿、胡麻豆,其中8种为张骞带回。而在《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中,明确提到的植物只有葡萄和苜蓿,是否由张骞引入也不太明晰。《博物志》卷二《异产》载:“《周书》曰:西域献火浣布……污则烧之则洁……汉世有献者。”火浣布即石棉,在古人眼中是神奇之物。《博物志》所谓“《周书》记载”,实际上来源于“周穆王大征西戎”的传说。但东汉时石棉的确仍通过丝绸之路流入中原,《后汉书·西域传》载:“大秦国作黄金涂、火浣布”。《博物志》卷三《异兽》中记载了一种能“食虎豹”的“小兽”,并刻意描写其“大如狗,然声能惊人”。后世学者考证这一小兽为“狻猊”,即东汉时西域诸国多次进献的狮子。《博物志》的记述,与同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密切相关,佛教经典中将“佛祖讲经”形容为“狮子吼”。

——摘编自张黎明《史料与传说:<博物志>中的“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使用文学作品进行历史研究时应注意的问题;并简析《博物志》对研究丝绸之路的史料价值。
4 . 据记载,西汉刺史“奉诏六条察州”,其中对“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的监察目的是(       
A.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及横行乡里B.禁止中央官员的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
C.杜绝诸侯王在察举士人时偏向亲己D.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和地方大族相互勾结
5 . 公元前111年正月,汉武帝派司马相如为钦差负责新开拓地区的郡县设置。随之,汉朝廷不仅在河西设立郡县、移民屯垦,而且在西南夷和两越地区设郡置县。《史记·平淮书》记载:“番禺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且以其故俗治,毋赋税。”这些举措(     
A.表明国家行政效率显著提高B.印证了经济交流导致政治制度的变化
C.说明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D.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6 . 下表为汉代中原地区与“西域诸国胡客”贸易往来的相关记载。表格中这些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记载

出处

今(东汉)赉白素三百匹,欲以市月氏马、苏合香、闟登(毛毯)〔唐〕欧阳询等《艺文类聚》
窦侍中前寄人钱八十万,市得杂罽(jì,兽毛织品)十余张〔东汉〕班固《与弟超书》
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
A.早期各民族间迁徙的推动B.中原王朝政治局面的稳定
C.汉朝与欧洲实现直接贸易D.“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
2023-09-06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五校(青桐鸣联盟)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109年,滇王尝羌归附汉朝,汉武帝在其属地置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昆明地区发现了汉代金质“滇王之印”以及“滇国相印”“滇池长印”等官印封泥。这说明(     
A.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体制B.汉代是西南地区推行郡县之始
C.汉朝对古滇国管理实行双轨制D.考古成果纠正了文献记载的错误
8 .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当时的货币借贷利率通常为20%,灾年时可达100%。《后汉书》中记载东汉的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人”。借贷者往往“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出”。据此可知,汉代(     
A.自耕农经济发展受到限制B.国家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富商大贾操控了地方税收D.民间租佃关系普遍存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表为部分典籍中对汉代历史人物的记载。这在客观上反映出汉代(     
出处内容
《后汉书·王充传》(王充)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闻所卖书
《后汉书.文苑传下刘梁》梁,宗室子孙,而少孤贫,卖书于市以自资
《续汉书》荀悦十二能读《春秋》。贫无书,每至市间阅篇牍,一见多能诵记
A.文化传播方式的进步B.市场交易的繁荣
C.儒家思想影响的扩大D.学校教育的发展
2023-04-28更新 | 47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汉书》记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0年),“张掖以东,粟石百余(钱)”。公元前27年,这一地区的粮价增至每石三千至四千钱。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     
A.农业生产力的提升B.王朝更迭战乱不断
C.通货膨胀趋于严重D.丝绸之路贸易繁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