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从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都设立了驿亭,在轮台、渠犁(今新疆库尔勒)均有田卒数百人,由使者校尉领护。汉朝实行的屯田实边制度
A.是中国最早的屯田制B.具有军政合一特点
C.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D.旨在巩固扩大统一
2 . 如表是关于蜀身毒道的一些记载。据此可以推断
出处记载
《汉书.张骞传》臣在大夏时,见邓竹杖、蜀布,阿安得此,大夏国人日:“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著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
吕思勉《中国通史》当时(汉朝)蜀物入印度所走的路,当原令经自四川经西康、云南入蹈甸的路。
A.汉代张骞开通了蜀身毒道
B.早在汉朝四川地区和印度已有贸易往来
C.人口迁移促进了文化交流
D.中国的丝绸受到古印度上层人士的喜爱
2021-06-06更新 | 746次组卷 | 33卷引用: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
3 .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期全国共设三十六个盐官,分布在二十七郡。铁官分布更广,全国共设铁官四十九处,遍及四十郡国。这反映西汉
A.严厉打击地方豪强B.盐铁得到迅速发展
C.政府加强干预经济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022-02-02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骞,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他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地区的联系。张骞不仅开拓了汉与西方诸国贸易的“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使者;同时,也通过它的外交实践,第一次张扬起国与国之间平等、诚信交往的外交理念,为中国汉代昌盛和后世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的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西域诸国当时无史籍记载,张骞所报道,备载于《史记》《汉书》中,是治中亚史所根据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价值。据史书记载,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即具有坚韧不拔、心胸开阔,并能以信义待人的优良品质;但如同历史上一切.伟大人物一样,要演导出威武雄壮的戏剧,还得具有一定的历史条件和舞台。这就是平常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凿空”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凿空”成功的原因。
2021-04-28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史记·高祖功臣者年表》中记载:汉文帝四年,“侯信坐不偿人责(债)过六月,夺侯,国除”。这说明汉代
A.国家注重保护私权B.民间契约观念得到法律规范
C.主张礼法并用治国D.加强了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2021-04-2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历史试题(山东卷)
6 . 下表所示内容,集中反映的是(     
史书记载
《汉书·食货志》战国李悝认为“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规定“使黔首(农民)自实田(自己呈报自有土地)”
《汉书·食货志》西汉晁错曾说“今农夫五口之家”
A.土地私有制的出现B.小农经济的耕作方式
C.庄园经济的封闭性D.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
2024-02-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