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今甘肃河西地区的沙漠带西沙窝曾是绿洲,在西汉时是防御匈奴、置戍屯田的前线。考古发现该地分布着大量汉代时期的耕地、沟渠遗迹,但没有发现汉代以后的遗物。据此可知,西沙窝遗址(     
A.见证了汉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兴衰B.是研究中外经济往来的重要史料
C.为研究边疆开发两面性提供证据D.是西汉开始经略西北的重要标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汉武帝时期,“以均输调盐铁助赋”,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但武帝常年对外用兵,还前后巡游二十余次,仅一次巡游“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这一时期国家财政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主要是由于( )
A.朝廷过度干预经济B.国家经济资源枯竭
C.盐铁官营不合时宜D.只重开源未能节流
2023-01-07更新 | 4217次组卷 | 26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战国时,任何思想家都不抱狭义的国家观念。诸子理论,虽各家各派立论不同,然其都以天下为对象。所以共同要求者,乃是天下之治平,非各自国家之富强。秦人能统一天下,实已是当时社会一共同要求。

——摘编自钱穆《中国学术忍想十八讲》

材料二   董仲舒主张“王”的地位因天命而被确立起来,“王”通过正己而正人,并借此实现王道大统;君权源于天命,君主之治就必须是天道在人间的再现;天道尚阴阳,阳为主、为德,阴为辅、为刑,因此“德主刑辅”就是君主应当坚持的政治格言;国家主导型统治思想必须向儒家理论倾斜,并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皇帝应改变官僚体制的结构以便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德礼之治,通过官吏之举动的“上行下效”来完成。董仲舒之学完全可以被视为汉代皇权理论与儒学相连的关键一环,也为“天人三策”之后汉代君臣有关皇权性质的言说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摘编自朱《略论汉代皇权观的儒学化以汉代德主刑辅思想演进的政治背景为切入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诸子理论的共同要求,并分析其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皇权理论提出的原因并评析其影响。
2021-06-11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