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马其顿灭亡波斯帝国,将希腊文化广被于近东、伊朗、印度,甚至中亚,是人类史上贯通欧亚大陆的首次尝试,它只走了半途;另一半有待      在两个世纪后由东端出发,与希腊化世界接上轨。”下列项中,填入下划线处最合适的是(     
A.秦帝国B.汉帝国C.唐帝国D.元帝国
2023-11-12更新 | 381次组卷 | 6卷引用:重难点09 近代以前的世界-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2 . 汉代太学五经博士享有较高的政治、经济待遇,地位很高,属于“高官厚禄”之爵。朝廷还为博士制作衣冠,经常赏给博士酒肉“劳赐”,表示尊师重道。加之汉代太学博士负有参政、议政等职责,使得太学博士成为受人仰慕的职位。汉代这些做法(     
A.表明政府注重民众教育B.促进了儒学思想的传播
C.说明博士具有行政权力D.弘扬了社会的清议之风
2023-10-14更新 | 31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3 . 敦煌马圈湾汉简中记载了西汉时期从敦煌出发的商业运输队的情况,其中“官属数十人,持校尉印绂三十,驴五百匹,驱驴士五十人,之蜀……”;居延汉简中也有关于从河西逃亡的商人在市场上购买了蜀车与蜀布的记载。以上记载可佐证(     
A.河西地区社会矛盾突出B.河西走廊是西汉贸易要道
C.中央加强管控岭南地区D.当时商品经营区域化明显
2023-08-29更新 | 236次组卷 | 4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二部分提升小卷22
4 . 据西汉农书《氾胜之书》记载,公元前1世纪晚期,小麦和大麦已经在关中得到广泛种植,逐渐成为北方重要的主食,同时,西瓜、黄瓜、葱、大蒜、芝麻、葡萄、苜蓿等也陆续出现。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关中形成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B.张骞通西域丰富了农作物品种
C.租佃契约关系推动农产品商品化D.原产美洲的作物得到广泛种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典”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史记》太史公曰:“书缺有间矣。”唐司马贞解释说:“言古典残缺有年栽,故曰有间。”《后汉书》称孝明皇帝“垂情古典,游意经艺……正坐自讲,诸儒并听”。

有学者提出,对“中国古典”的学术研究可称为“中国古典学”,它至少涵盖三个层面。其一,商周文献、诸子之学、秦汉典籍,以《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六类书目为代表。其二,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如陶玉石器上的刻划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两汉今古文以及相关的音韵学、训诂学,以汉代的《尔雅》《释名》《说文解字》为代表。其三,以传世经典与文字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考古资料,统合研究“中国古典”,如古代文明、思想文化、学术史研究等。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献。
2023-07-10更新 | 2469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3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汉武帝时期,分天下为十三州,设刺史,秩六百石(约为中下等县令级别),周行郡国,以“六条问事”,如:强宗豪……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等。由此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     
A.体现了专制集权统治的强化B.扩大了中央的监察范围
C.兼顾了行政与监察的高效能D.解除了王国带来的威胁
2023-07-02更新 | 286次组卷 | 14卷引用:专题01 先秦至秦汉(3大考点11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7 . 下表反映了西汉不同类型列侯的数目变化。据表中信息可知
时期异姓功臣侯异族归义侯

高祖六年-高祖十二年

131/

惠帝元年-景帝中元五年

477

景帝中元六年一武帝太初四年

4140
A.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B.中央行政制度发生了调整
C.南匈奴内迁数量不断增加D.异姓诸侯王势力逐渐壮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邮”是汉代一种通信机构,官府的重要文书可以通过“邮”传递,称为“以邮行”。1930年,新疆罗布泊北岸的遗址出土大量汉代简牍,如图为其中一件的照片。据研究推断,此遗址是汉代设立的居卢訾(zǐ)粮仓。这一发现说明,汉朝(     

   

①推动中外丝绸贸易的发展   ②有较发达的信息传递体系
③在西域地区推行了郡县制   ④发展交通有利于边疆治理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3-06-30更新 | 4119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02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9 .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召开的“盐铁会议”上,桑弘羊一方坚持“本末并利”,实际上主张通过官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来打击民间商贾;贤良文学一方则继承了早期儒家的义利观和“藏富于民”的思想,借用“重本抑末”的口号,反对官府“与民争利”。双方争论的焦点是(     
A.要不要发展工商业B.经营工商业的主体
C.怎样落实重农政策D.如何减轻农民负担
2023-06-28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5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0 . 公元59年,汉明帝在明堂举行了礼仪大典。“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以配五帝”的仪式模仿了《孝经·圣治》所载“宗祀(周)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的仪式。这表明当时(     
A.儒学独尊地位开始得到确立B.西周制度得到一定程度恢复
C.通过礼仪彰显皇权独尊地位D.儒学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巨大
2023-06-08更新 | 482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