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直至汉初,社会任侠之风大盛,侠士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死生的品格历来为世人称道;但“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之举也被视为“以奸犯公法”。自西汉中后期起,任侠之风便一蹶不振。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A.豪强地主的崛起B.主流思想的变迁
C.专制统治的强化D.选官制度的变革
2 . 郡国庙是西汉特有的产物,是伸张刘氏统治权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文、景、武帝时期,诸侯国由于立有先帝的宗庙,等于有了“礼制”给予的入承大统的正当性。至元帝时期,中央政府取得了罢郡国庙的彻底胜利。这种变化反映了(       
A.汉代地方治理能力的提升B.礼制兴革与维护统治的关系
C.中央集权制度的持续加强D.诸侯王国势力得到一定膨胀
2024-05-09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3 . 汉武帝时期,朝廷通过“加官”将原来属于中朝官的职称加在朝臣之上,使之得以参与机要,由此构成武帝心腹近臣组成的“中朝”以分割相权,这便是中朝官制度。据此可知,汉代中朝制度的设立(       
A.推动了决策权和执行权合一B.基于强化中央集权需要
C.埋下了宦官专权的制度隐患D.旨在加强君主统治权威
4 . 东南亚地区发现大量来自汉朝的铜器,以铜镜居多,另外还有容器、炊具、印章、兵器、日常用具和钱币等,且主要见于越南、泰国、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这说明汉朝(       
A.造船技术先进B.实行贸易垄断
C.对外贸易发达D.国力十分强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代沿袭了先秦的阴阳五行学说思想,朝廷以春庆、夏赏、秋罚、冬刑来应对天道信仰,普通百姓的生活起居也依照一年四季时令的阴阳流转规律来安排。这体现了汉代(     
A.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B.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
C.兼收并蓄的时代特色D.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2024-03-23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6 . 元朔二年,汉武帝颁布了《迁茂陵令》,郡国豪杰及全国资产在三百万钱以上者,统统迁到茂陵(这也是武帝去世之后的陵寝所在地)。对迁徙茂陵的豪门巨贾,政府支付每户20万钱,还奖以政治荣誉,可以脱去商家身份,跻身世家名门。此令(     
A.旨在打击地方的王国势力B.使得商人地位显著提高
C.有利于人口自由流入长安D.优化了政府的社会管理
2024-03-19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六校联盟实用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7 . 汉代皇帝把自己当作民“父”,把百姓看作“子”民,以一家之长的身份,推行各种政策措施,同时强调百姓对“君父”要履行“忠孝”义务;朝廷在选拔官吏时,把“孝”作为重要的标准。这反映出汉代统治者(     
A.借助伦理加强社会治理B.注重社会风气的整治
C.依靠宗族稳固统治秩序D.重视官员的选拔管理
2024-01-25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贵州)- 2024年1月“九省联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代设博士官,掌管《诗》《书》及诸子百家典籍,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博士官不为“通古今”而为“作经师,专意于传经讲学,宣扬儒家学说。这一变化说明(       
A.西汉政府加强思想控制B.儒家思想社会地位提高
C.博王官的权力逐新增大D.儒家典籍亟需保护传承
2024-01-22更新 | 37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9 . 《史记·儒林外传》,共列录西汉前期著名儒生三十九人,其中,齐鲁人二十八人。《汉书·儒林传》,综合西汉一代著名儒生的区域分布,齐鲁人占45.60%,著名的儒学学者中,有远至蜀、淮南、九江、江东。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主流思想的演变B.区域之间交流增强
C.齐鲁经济实力的衰退D.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10 . 汉代之前,儒家理念以“仁义”为先。汉代以“孝”为伦理观念之首,强调孝道的目的是“事亲孝就能事君忠”,这说明了汉代(     
A.统治策略背离仁政思想B.三教合一局面开始形成
C.选官标准决定意识形态D.儒家思想的时代性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