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西安西汉墓出土的陶仓在肩部朱书“黍粟”“小麦”等字,说明已能将粮食按不同种类储藏在不同结构的粮仓里;河南焦作东汉墓出土的彩绘陶仓楼,前有院落,后为四层仓楼。这反映出汉朝(     
A.西安和焦作的农业最发达B.重视改进官仓粮食的储存技术
C.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D.实行休养生息以发展农业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汉中期以后,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三大集团是官僚士大夫、外戚和宦官。细察当时的政局,不仅发生了宦官打击官僚士大夫的“党锢之祸”,也发生了皇权打击外戚、宦官的“外戚之祸”和“宦官之祸”。由此可知当时(       
A.豪强地主势力膨胀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皇权尚能控制政局D.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汉前期,作为地方乡官里吏的乡三老,孝悌、里正和里父老等多“有修行,能帅众为善”,协同有秩、啬夫等乡官征收赋税徭役、教化民众。西汉中期以后,出现了樊重“赀至巨万,而赈瞻宗族,恩加乡阎推为三老”的现象。有学者推算,东汉乡官里吏一般由有资产十万钱以上富人担任。这一变化(     
A.增强了郡县官员对地方的影响B.体现出察举制度影响力的丧失
C.易导致基层与中央政权的离心D.折射出儒学正统地位遭到冲击
2024-03-29更新 | 431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北省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进贤冠在东汉时期被正式载入舆服制度(车舆冠服与各种仪仗的制度)。据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画像砖上的文官人物于正式场合多穿戴进贤冠服,下图分别描绘的是秋收时节文官征税和文官监督放粮的情形。这主要表明东汉(       

A.规范的行政流程B.森严的等级秩序C.官服的标识功能D.完备的官职体系
2024-03-15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七市州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东汉光武帝奉行一条更为精巧、成熟的“经术”与“吏化”相结合的政治路线,其在意识形态上专崇“经术”,实际政务中又不弃“吏化”。这条政治路线(     
A.解决了东汉初年的冗官问题B.凸显了对官员治理能力的重视
C.确立了儒学官方正统的地位D.导致了豪强地主垄断政治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政府规定,每年秋天地方政府都要核查民户的年龄。年满七十岁的老人,授给他们王杖,同时保障他们的生活;八九十岁的,要倍加尊重,额外赐予物品。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A.民间慈善组织发达B.治国思想吸纳儒家伦理
C.国家主导救济教化D.社会保障体系趋于完备
2024-02-01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的《庄园图》(见下图)画面上群山环抱,庄园里面有走廊、房间、坞壁。厩栅中养着马、猪、羊等家畜,还有牛耕、采桑、沤麻、养鱼、狩猎、酿造等景象。由此可知东汉庄园经济(     
A.商品经济十分繁荣B.采取多种经营策略
C.放松对外安全防范D.产品以交换为目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东汉名士范滂因“党锢之祸”遭牢狱之灾,出狱返乡时,汝南和南阳的士人迎之者车数千辆。这表明当时(       
A.士人在斗争中占上风B.皇权基础受到了削弱
C.范滂得到百姓的支持D.宦官失去地方掌控权
9 . 在一定时期内,如果不考虑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非农产业的产量应当按照一个固定的“斜率”(即增速)增长(曲线1)。汉代以农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下,收入的增加速度应当与农业的投资回报率按照一个固定的“斜率”增长(曲线2)。这就决定了汉代社会的整体消费能力只能支撑A点以下阴影部分的非农产业产量(如图所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汉代(     

A.践行了重农抑商政策B.国家分裂势力加剧C.赋税制度进一步优化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10 .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针对地方隐匿耕地数字、私占人口的行为,推行“度田”即令地方丈量耕地、核实户口,但未能严格执行,其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遭到破坏B.土地私有化发展趋势
C.地方官僚督办不力D.建国基础是豪强地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