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据史载,汉桓帝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冀州刺史朱穆奏劾贪污的守令,打击横行州郡的宦官党羽,被桓帝罚作左校(左校掌左工徒)。太学生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表示愿意“黥首系趾,代穆校作”,因此,桓帝不得不赦免朱穆。这表明(       
A.官方儒学提升了儒生地位B.宦官参政加剧政治黑暗
C.太学清议有利于政治清明D.协商议政净化官场风气
2024-05-2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历史试卷(一)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像砖、画像石是贵族官僚营建墓室的装饰品,西汉中期到东汉晚期是画像砖的繁荣期。画像砖、画像石分布的地区很广。从现已发掘的情况看,以黄河下游为中心,北到北京,南到云南,东到山东,西到四川雅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出土汉画像砖、画像石有数万之巨。画像砖、画像石画面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表现墓主身份和经历的车骑出行、属吏、谒见、幕府、尊贤敬老、讲学传经等;墓主庄园、手工作坊的劳动景况;墓主日常生活方面等;表现当时社会生活和民俗的场景,表现商业集市活动的情况。其它还有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祥瑞事物等。

汉代广泛使用铁制工具.创造并推广了“耦犁”,使粮食亩产成倍增长。可是在史籍上关于“耦犁”的记载只有“二牛三人”四字。陕西米脂东汉画像石“牛耕图”中,再现了这种二牛抬杠式的耕作方法,使今人对“耦犁”一目了然。

——摘编自《论汉代画像砖(石)文献的史料价值》等

材料二   汉代农耕画像石的生产呈现出地域化的特点,每个地区的农耕图像又具有模式化的生产特点,这种模式化主要体现在画像石农耕题材“母本”的相同,农耕图所依附的建筑构件载体相同。相比于鲁、苏两地,陕北出土的汉画像农耕图模式化特征最为明显。……汉画像农耕图无意于展现汉代农耕、纺织技术,更谈不上传播汉代农耕、纺织等生产技术,而是画像石生产者(主要代替孝子)通过一系列象征性、符号化的农耕、纺织图像,来满足逝者在彼世的衣食需求,从而达到所谓的孝道,并祈求子孙后代能够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摘编自解树明《汉代农耕画像石模式化生产与意义表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画像砖、画像石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作为史料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曹操在其诗作《薤露行》中描述道,汉灵帝(168—189年在位)之后,“(朝廷)所任诚不良”,“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百姓)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曹操的这些诗句(     
A.揭露了社会现实的黑暗动荡B.体现其匡扶汉室的远大抱负
C.蕴含对封建制度的强烈控诉D.表明其立志拯救民众于水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东汉时期,凡商贾“卖买五谷、布帛、丝绵之物,周于民用而不雠(卖不掉)者”,五均司市师查实后依其成本收购入官,等到市场价格超过“市平”时,即将货物卖出。百姓经营如遇困难,可以向官府赊贷,每月收3%的利息(一说按年净利1/10计利息)。东汉时期的这些举措(     
A.表明国家通货膨胀问题严重B.有效促进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C.意在强化国家对经济的统制D.削弱了豪强地主的经济基础
2024-03-14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面为考古学者在广西合浦黄泥岗东汉墓发现的“绿柱石、水晶混合串饰”。经鉴定,该串饰除9颗水晶、1颗玉髓外,其余均属海蓝宝石和绿柱石,其中绿柱石主要产自南亚,是当地流行的奢侈宝石。下列对该串饰解读正确的是(     

A.兼具一定的艺术和史学价值B.反映出东汉与南亚的商贸联系密切
C.印证了当时陆上丝路的繁荣D.表明丝路促进了区域文明相互交流
2023-12-19更新 | 25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籍评述汉末一人物:“资益州(今四川成都)之殷富,凭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乘间阻远,保据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隔。”据此判断,这一人物是(     
A.刘备B.孙权C.曹操D.刘秀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豪族群体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表现出相同或相近的特征,具体特征如表3所示。   

特征说明
宗族性豪族本身具有宗法性血缘结构特点
地方性豪族宗族活动于特定的地域范围且豪族在该地城范围内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大地产性在通常情况下,豪族均为所在地城的大土地所有者
武质性豪族具有强力或暴力特性(汉代豪族普遍具有的社会特征,也是豪族社会势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非身份性汉代豪族与政治权力结合之前所具有的身份特征,尤其在豪族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
“经学化”和“官僚化”汉武帝以后,“通经入仕”逐渐成为地方豪族与政治权力结合的主要途径。不少豪族之家因为“累世经学”而成为“累世官宦”甚至“累世公卿”之家(但不是每个地区的豪族大姓都会经历这一过程)

——据尹建东《汉代地域性豪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以关东、关中、江南及西南豪族为中心》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或两项以上特征为“汉代豪族”这一概念下一个定义,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予以诠释。(要求:定义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3-07-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东汉后期,太学生联合世族官员结为“部党”,借助儒家伦理大肆营造舆论,开展反对宦官擅权的政治斗争,时称“党人清议”,最终遭到镇压。东汉时期的清议运动(     
A.塑造了清正的舆论环境B.折射出政坛的黑暗腐朽
C.客观上使外戚势力崛起D.凸显了儒学的教化功能
9 .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2023-06-11更新 | 9689次组卷 | 70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东汉尚书台由西汉武帝内朝少府尚书演变而来,其下属六曹机构设置如下表,表明(     

尚书台

名称

吏部曹

二千石曹

民曹

客曹

三公曹

中都曹

职掌

选举、祭祀

辞讼

缮修功作、盐池园苑

护驾及羌、胡朝贺

岁尽对州郡考课

水火盗贼

人员

以尚书为每曹主吏,下有待郎、令史等

A.君主专制权力遭到削弱B.中枢权力运行机制异化
C.君相间的矛盾日益激化D.六曹逐渐掌握决策权力
2023-04-13更新 | 673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