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七发》是汉代辞赋家枚乘的赋作,赋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吴客认为楚太子的病因在于贪欲过度,享乐无时,不是一般的用药和针炙可以治愈的,只能“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于是分别描述音乐、饮食、乘车、游宴、田猎、观涛等六件事的乐趣,一步步诱导太子改变生活方式;最后要向太子引见“方术之士”,“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太子乃霍然而愈。由此可见,汉赋兴旺的土壤主要是(     
A.汉王朝发展到较为繁盛的历史时期B.两汉时期科技成就和文学成就发达
C.两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D.汉武帝积极开拓边疆控制了南方
2024-01-1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东汉明帝名庄,班固撰《汉书》,称“庄子”为“严子”。师古注:“严子,庄周也。”称西汉的学者“庄忌”及其子“庄助”为“严忌”和“严助”。这说明(     
A.礼乐制度日益完备B.中央集权不断发展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D.皇帝独尊地位凸显
2023-05-04更新 | 440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一般高中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反映了西汉末期至南北朝初期文献记载的图书数量变化情况。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说明:西汉末期的数据为刘向、刘歆父子整理的结果,西晋初期的数据为当时国家藏书量,宋元嘉八年(431年)的数据为《四部目录》整理的结果。
A.大规模经济活动的开展B.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D.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史记》将少数民族作为记传对象,创立了民族传的书写模式。在各少数民族传记中,清楚地交代了各民族的起源,并将其与中原相连,建构了贯通古今、囊括四海的黄帝谱系。《史记》中民族传记的书写(     
A.突出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B.强调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说明了华夏认同观开始出现D.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司马迁指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以范蠡为例,说其“三致千金”,把财富分给贫贱时结交的朋友和远房的叔伯弟兄,"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司马迁这一言论意在(     
A.肯定人们的逐利行为B.说明仁义是财富的派生物
C.强调对各业一视同仁D.指明商人发家致富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当涉及对“游侠”的评判时,《史记》认为其“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汉书》则认为其“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这种区别反映出(     
A.汉代官方意识形态的强化B.史料实证精神得到史家认可
C.两汉社会风气的逐渐开放D.私家野史的可信度遭到质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司马光砸缸”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有学者从还没有发现宋代大型瓷缸的文物实物出发,认为这个故事可能是虚构的。另有学者认为司马光所砸的其实是“瓮”而非“缸”这在《宋史》中有明确记载:“(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进,儿得活。”因此,在没有其他资料证伪的前提下,没有理由因讹传为“缸”而轻易否定这一故事。他们的争论说明(     
A.历史研究有多种途径,核对原始文献材料是重要环节
B.历史学家应跳出“学以致用”传统的桎梏,以求真求实为终极目标
C.学者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历史,到达历史真实
D.历史资料的弹性和历史学家的期望值,均会影响历史解释的最终结果
2022-11-18更新 | 474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现存最早的两种竹简数学文献《数》《算数书》和传世文献《九章算术》都对盈不足术、按爵位分配财产、赋役分派、大型工程劳力的安排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出较为有效的解决方式。这说明中国古代数学
A.历史渊源较久远B.服务于现实需要
C.重视逻辑与推理D.居世界领先地位
2021-05-07更新 | 1589次组卷 | 3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