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史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一   

铜奔马,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1969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铜奔马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显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史料二   “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而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国。而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于道。”

——《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

史料三   “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天马徕,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天马徕,龙之媒,游闾阖,观玉台。”

——西汉武帝刘彻《天马歌》

史料四   

画像石是汉魏时期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其中,汉代画像石上有大量反映出行、征战和升天的奔马形象。

从上述史料中选取两则史料说明其史料价值,并围绕主题“天马与汉代的时代精神”,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清楚,史论结合)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后世学者在研究司马迁《史记》的过程中,总结了其两种叙史的方法——“互见(现)法”和“迭见(现)法”。互见法是将某人事迹分散在若干篇目之中,参错互见,相互补充。如:某人物本传不载或略载之事,却记载或详载于他人传记。这种叙述方法在《项羽本纪》等篇目中较为典型。

材料一   《史记学概要》中指出,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热情歌颂了项羽在灭秦斗争中所建立的伟大功绩,虽也写了他的缺点,但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材料二   《史记·高祖本纪》载:汉高祖称帝后与诸臣讨论何以得天下时,大臣王陵等人评价项羽“仁而爱人……(却)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弃项羽投奔刘邦后曾说:“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

材料三   朱东润在《<史记>及史家的传叙》中指出:在史家的著作里,……若干人必然有若干共同的事迹,要把每个人的事迹,都在(各自的)本传里叙述,那么必然有若干的重复或雷同。……(若用互见法)就可以节省笔墨。

材料四   张大可的《司马迁怎样塑造历史人物》认为:既要选择和集中材料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又不失历史之真,司马迁巧妙地运用互见法来统一二者的关系,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材料五   朱自清所著的《<史记菁华录>指导大概》评述:《史记》互见的体例,……又常用来寄托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褒贬。作者认为某历史人物该褒,便在关于其人的篇章里,专叙其人的长处,……遇到该褒的人确有短处,无可讳言,……便也用“互见”的办法。

《史记》中的迭见法是指在不同篇目以完全重复或大致相同的简洁之言错综重复某些人事。

材料六   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霸),不亦宜乎?

——《史记·齐太公世家》

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举行了周天子才能进行的祭祀活动)僭端见矣。

——《史记·六国年表》

孔子布衣,(逝后)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

(1)《史记》是一部(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C.编年体断代史D.编年体通史

(2)《史记》体例,本纪叙天子,世家叙诸侯,列传写人臣,等级森严。但司马迁却破格将未曾称帝的项羽列入本纪,这总体上是对项羽(     
A.历史地位的肯定B.未曾称帝的失望C.行为乖张的讽刺D.地位出身的贬低

(3)结合材料一、二,归纳司马迁如何运用“互见法”来描述项羽?
(4)结合上述材料,简述司马迁采用“互见法”描述项羽的原因。
(5)“三家分晋”是两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发生变化的典型事件。这两个时期是(   
A.西周与东周     B.春秋与战国C.三国与西晋D.西晋与东晋

(6)从表中四例归纳,司马迁运用迭见法重复记录的事件,有何共同特征?
(7)司马迁对以上四例运用迭见法进行叙事,寄寓着其怎样著史意图?
(8)司马迁以互见法、迭见法叙史,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试说明之。
2024-04-01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如图是南阳汉画像石《投壶》(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画面中间两个人正在投壶喝酒,左边的人眼皮下垂给人以昏沉之感;右边的人眼睛圆睁,精神正足。从两个人面部的刻画来看,两个人的正侧面都存在于同一张脸上。该作品反映了(     
A.时代特征影响绘画特色B.古代艺术与现代主义的融合
C.艺术创作源于丰富想象D.史料价值与艺术审美的统一
2023-05-07更新 | 504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全国甲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展展品(部分)   

AB
海昏侯墓出土玉印。“大刘”之“大”,“大”应读“太”,源自刘贺始封海昏侯国“太祖”之号。《汉书》记载有豫章郡十八县孔子徒人图漆衣镜部分(孔子、颜回像)5200多枚竹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如《论语》《礼记》《诗经》等。
CD
万贯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黄金器物总数达478件,土饼金385枚。青铜器、玉器、漆器、衣物丝织品等。异域风光文物。如具西域文化特色的独角羊形象的银质当卢。

注:海昏侯刘贺为汉武帝之孙。

——根据海昏侯博物馆公众号信息整理

材料二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字中(仲)尼,姓孔氏……

——《史记·孔子世家》

鲁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据此推算孔子生年为鲁襄公七年)(前566年)

——西汉海昏侯刘贺墓非文物穿衣镜上的记载,2015年出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海昏侯墓相关文物展品对研究西汉政治、经济、思想和中外交流等方面有何史料价值?
(2)基于材料二,有人认为“《史记·孔子世家》有违历史史实”。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为什么?
2023-04-14更新 | 39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记载出处
赵飞燕为了毒死怀有汉成帝后嗣的宫女曹官,指使人给狱中的曹官一个小绿箧,“箧中有裹药二枚,赫蹏书曰”……。《汉书·外成传》
“(汉章帝)自令自选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氏》、与简、纸经传各一通。《后汉书·贾逵传》
蜀国都护李严写信"书六纸,解喻利害”《三国志·吕凯传》

材料二   既作契以代绳兮,又造纸以当策。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絜性真。含章蕴溪,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援笔飞书,写情于万里,精思于一隅。

——摘编自【西晋】傅咸《纸赋》

材料三   造纸工艺流程:备料→蒸煮(第一次煮料,加石灰)→洗浆→蒸煮(第二次煮料,加草木灰水)→湿制(淋草木灰水)→打浆→配浆(入纸槽加纸药搅匀)→压榨脱水→焙干成纸。

——摘编自【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1)分别阐述每则史料对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术的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造纸术的影响。
(3)除上述史料外,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术,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举两种。
22-23高一上·天津河东·阶段练习
6 .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证明了中华民族璀璨悠久的文明,更见证了一代代中国考古人执着的探求精神。考古项目反映了中国考古学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国早期国家诞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重要学术研究的成果,都在各自领域解决了重大的学术问题,实现了新突破。请根据所学,回答以下四组问题。

第一组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旧石器时代的部分考古成果

北京周口店遗址周口店遗址历经百年发掘,发现了近10万件“北京人”制作和使用的石器、数百种哺乳动物化石和丰富的用火遗迹。尤其是周口店遗址发现的用火证据是世界同时期古人类遗址中最具有充分说服力的,发现的灰烬层最厚处约达6米,这个重要发现把人类用火的历史追溯到距今四五十万年前,成为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经过100年,尤其是最近30年来考古工作者的辛勤耕耘,马圈沟、小长梁、东谷坨、许家窑—侯家窑、虎头梁等数百处古人类活动遗址,记录了东亚人类近200万年来的连续演化历史,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
山西襄汾丁村遗址丁村遗址作为中国人第一次独立主持发掘研究的旧石器遗址,开创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对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和持久影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旧石器考古事业的发展,对于构建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发展序列起到了关键作用。
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水洞沟遗址不仅标志着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最有代表性遗址之一,在东西方旧石器文化对比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请您根据表格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的特点(提示:从发掘地址、发掘成果等方面思考)。并分析考古学的发展对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意义。

第二组曾随之谜在今天湖北境内,传世文献没有记载过周代一个叫曾国的诸侯国。1978年,曾侯乙墓的发现却证明历史上湖北的随州确实存在着一个姬姓曾国。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不一致,引发了学者们关于“曾国”和“随国”两个国名关系的争论。直到2019年,这场争论才得以平息。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三组大墓的墓主人分别为曾公求及其夫人渔、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曾侯得,三组大墓均出土有编钟,同一墓葬均出土带有周文化和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因素的铜鼎。

以下为曾侯宝夫人、楚王女儿芈加墓出土的部分文物及其铭文

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
大意为:楚王嫁女儿芈加到随国的陪嫁。
铭文:伯括受命,帥禹之绪,有此南洍。余文王之孙,穆侯元子,出邦于曾……以长辞夏。
大意为:伯括受命,遵循大禹的功业,被分封到南土,在曾地建邦。我是周文王的后裔,穆侯的长子,通过统治曾国,光大“夏”的功业。
(2)指出解决“曾随之谜”的主要方法。此次考古发现可以印证周代的哪些史实?

第三组秦朝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

材料1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一法度衡石丈尺。
材料2   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 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材料3 文字:迁陵洞庭郡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藏
(3)分别指出材料1和材料2的史料类型,结合文字内容分析它们的史料价值。

材料4   关于秦始皇陵工程用工人数,历史文献记载说法不一。参考古代文献记载,并结合考古学者调查测定数据,可知秦始皇陵陵丘土方数量。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胡亥即位,“九月,葬始皇郦山”;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四月,二世宣布“郦山事大毕”,可见秦始皇陵复土工程施工时间不超过236日。云梦睡虎地秦简《徭律》记载“水雨,除兴”,排除土方工程遇雨被迫停工等情形,可以进一步推知施工日期。成书年代比较接近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载有土方工程应用算题,其中可以看到当时“土功”不同工种的劳动定额。综合以上材料可以推知秦始皇陵工程用工人数应如《史记》记录,大致在“七十余万人”左右。

——摘编自王子今《秦始皇陵考古与秦统一历史意义的新认识》


(4)在推算秦始皇陵用工人数时,请举例说明学者用到了哪些类型的史料?

第四组西汉海昏侯墓园的考古发现。

材料1在南昌海昏侯墓葬中出土的“昌邑九年造”漆器,……刘贺被册立为昌邑王十三年后,赶上昭帝去世。在霍光的主持下,朝臣迎立刘贺,继承大汉王朝的帝位。但仅仅即位二十七天之后,就以“行淫乱”的罪名,废除其帝位,赐归敌国。至宣帝元康三年四月,宣帝下诏,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
材料2在海昏侯刘贺墓主椁室中出土了双折式的孔子像漆衣镜,因上面绘有世界最早的孔子像而备受关注。墓中所出简本《易》《春秋》《诗》系于王吉,《诗》《礼》又见于王式的情形,可以修正“汉博士皆专经教授”的成见。
材料3海昏侯墓出土了10余吨、约200万枚五铢钱,以1000枚为一串,首次以考古形式证明“千钱一贯”的货币校量制度最迟起源于西汉中晚期。
材料4考古在刘贺遗骸腹部发现了尚未消化的“香瓜子”。海昏侯墓发现随葬的“水稻、粟、大麻、甜瓜、梅等五种可食用植物遗存”。
材料5海昏侯墓园5号墓,墓主可能为刘贺长子刘充国。清理时发现随葬多种玉器,“约240件加工成器中,约70%为和田玉”。“青藏东部缘边地带和中原内地的虫草贸易”。
(5)根据提供的5则材料,分别简析其从侧面反映了西汉社会发展哪些状况。
2022-10-13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目录呈现了一本书的结构和内容,也透露出丰富的历史信息。若将不同时期的史书目录进行比较,还能体现史学的变迁。

材料一:司马迁《史记》目录(部分)

五帝本纪第一夏本纪第二殷本纪第三12本纪
三代世表第一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六国年表第三10
礼书第一乐书第二律书第三8
吴太伯世家第一齐太公史家第二鲁周公史家第三30史家
伯夷列传第一管晏列传第二老子韩非列传第三70列传

材料二:吕思勉《中国通史》目录(部分)

——1939年第一版

上编中国文化史(共18章)下编中国政治史(共36章)
第一章婚姻第二十二章夏商周的事迹
第二章族制第二十三章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第三章政体第二十四章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
第四章阶级第二十五章古代社会综述
第五章财产第二十六章秦朝治天下的政策
…………
第十八章宗教第五十四章革命途中的中国
(1)填空题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以______、表、______、世家、______的形式,叙述了上起______、下至______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首创了______体裁。
(2)作为一部历史正剧,《汉武大帝》的编剧主要依据《史记》和《汉书》等历史著作,说明(单选题)
A.这两部著作所述史实是绝对的信史B.这两部著作提供唯一有价值的史料
C.这两部著作具有很高文献史料价值D.影视作品的史料价值不亚于文献史料
(3)请根据目录,从体例、内容两个方面比较两部史书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4)结合两部史书的成书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两部史书异同的看法?
2022-04-21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史记》载:“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他“有一范增而不能用”“韩信数以策干项羽而不能用”。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A.秦末农民起义军内部分化B.《史记》作者的阶级立场
C.楚汉战争项羽失败的原因D.士阶层崛起的历史必然性
2024-03-2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省级联测考试(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在汉代张掖郡辖区内出土的《居延汉简》记载:“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闰月丙戌,甲渠(县级屯戍机构名)令史董子芳买鄣(要塞)卒口威裘一领,直(值)七百五十,约至春钱毕已(还清欠款)。旁人(证人)杜君隽。”此简的史料价值是(     
A.了解西汉管理西域的机构设置B.提供财物交易契约的实际例证
C.明晰汉代地方官吏的行政职责D.研究东汉监察制度的具体案例
2024-01-1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20余万字的帛书和竹简,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及科学等各方面,下图是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以下对该帛书解读正确的是(     

A.其书写的主要文字应该是甲骨文字B.可以作为研究古代科技的重要史料
C.反映了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巨大成就D.说明世界上最早的书籍来自于中国
2024-02-27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