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犹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下表是中信出版社《新编中国史》(共六册)将中国历史做了如下分期。

时期特征
秦汉帝国的成立
魏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隋唐世界帝国开明开放
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多重性格的时代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
请任选中国古代史的一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其时代特征(认可、修改或补充上述表格中的特征均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3-11-19更新 | 216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2 . 东南西北人。颜之推,祖籍琅琊,先祖随晋南渡,一生间关南北,历仕南梁、西魏、北齐、北周、隋五朝,自叹“三为亡国人”,饱尝离乱、深怀忐忑。
(1)颜之推辗转南北间可能见到的下列场景有_______(     )(多选题,涂写字母)
A.五胡入华,民族杂居       B.战场厮杀,火器争雄
C.吴音胡语,流转耳畔       D.胡床风靡,垂足怡然
E.北朝士人,研习汉籍
(2)颜之推个人命运,深系于家国时代。①其所悲于______;②其所幸于______。(     )(多选题,涂写字母)
A.动荡离乱       B.融合更新       C.社会失范       D.重归一统
(3)隋唐承转,兼采南北,创制革新,再铸中华。按要求,将下列字母所示内容,涂写在表格空白处。



面临问题应对方案
人才推荐制度下,地方门阀,盘根错节,威胁统一。


传统中央官制下,宰相指挥百官,助理天子,皇权相权,关系微妙。


南北朝三百年间,中原与周边民族盛衰更迭,交错相存。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民族和解政策
(4)简要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
2024-01-30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十六国时期几位帝王的事迹。

政权前赵后赵前秦南燕
民族匈奴羯族氐族鲜卑
年号永凤、河瑞太和、建平永兴、甘露燕平、建平
谥号光文皇帝明皇帝宣昭皇帝献武皇帝
事迹其先有虞氏(舜)之苗裔,其母祈于月而生坚,有神光坚姿貌魁杰,臂垂过膝,目有紫光。鱼而孕,十五月而生渊。渊猿臂长八尺四寸,当心有赤毫毛三根,长三尺六寸。其先匈奴别部,勒生时赤光满室白气自天属于庭中。勒长而壮健,有胆力,雄武好骑射,每夜于野,尝闻鼓角之声。其先有虞氏(舜)之苗裔,其母祈于西门豹祠,孕十二月而生坚,有神光之异,自天烛庭背有赤文隐起。坚姿貌魁杰,臂垂过膝,目有紫光。其先额项之苗裔其母梦日入脐中后生德。德年十八,身八尺二寸额上有日角偃月重文。
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你发现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阐述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结论明确)。
2024-02-2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表中变化表明(     
朝代高门士族占比宗室、外戚占比寒人占比
西晋48%19.1%32.9%
东晋78.4%7.4%14.2%
A.政治中心发生转移B.外戚专权问题缓解
C.豪强地主势力膨胀D.选官制度名存实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某同学搜集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部分战争的简介。这些战争折射出当时(     
战争时间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以弱胜强,大破南下的曹军,曹操被迫退守 北方,天下三足鼎立雏形形成。
淝水之战公元383年东晋军队在淝水击败拥有绝对优势的北方前秦(氐)军队,前秦王朝走 向分裂,东晋则将战线推至黄河以南。
梁武帝北伐公元505年梁武帝组织了南朝规模最大的北伐,先胜而后败,最终与北魏(鲜卑)边 界维持在淮河一线。
A.分裂割据中孕育着统一因素B.民族矛盾导致战乱不断
C.南北方的综合实力逐渐逆转D.战争谋略的重要性凸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民族迁徙(     
民族时间关于民族迁徙情况
西晋太安年间(302~303年)并州大旱,人民饥荒,不少羯族东出山西,流入山东、河北
鲜卑北魏圣武帝(213~218年)大泽(今胡伦池)多沼泽,不宜游牧,故迁至水草丰美的河套、阴山一带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东汉末年,诸雄争霸,曹操派人将氐人五万余徙居扶风、天水二郡
A.缓和了南北民族矛盾B.致使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C.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D.丰富了江南人民物质生活
7 . 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地区时期全国所辖郡数秦岭淮水以北郡数秦岭淮水以南郡数
西汉1037429
西晋1628676
A.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B.政治中心开始实现南移
C.西汉的疆域比西晋小D.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2023-12-14更新 | 338次组卷 | 5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甘肃河西地区魏晋墓葬壁画的“六畜”图像统计。这表明(     

序号

所属墓葬

资料来源

1

5

3

3

1

2

0

嘉峪关新城M1

《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第97-98页

2

17

18

2

3

2

1

嘉峪关新城M3

《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第99-102页

3

6

12

3

1

2

2

嘉峪关新城M4

《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第103-104页

A.铁犁牛耕技术尚未出现B.农户收入完全依赖家庭副业
C.田庄经济取得长足进步D.边疆地区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9 . 下表是中国先秦、秦汉、魏晋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都曾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春秋老子

春秋孔子

战国商鞅

战国孟子

战国韩非子

秦朝秦始皇

西汉汉高祖

西汉汉武帝

西汉董仲舒

西汉司马迁

东汉光武帝

北魏孝文帝

请从表中选取两个历史人物,并对其作出历史解释(成就、影响)。(要求:列出所选人物,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单元教学”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单元教学”的前提是将整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解读。下表是《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古代史部分的目录。

第一单元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第二单元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选与民族交融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第三单元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10课辽夏全元的统治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第12课辽宋夏全元的文化
第四单元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人关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晶盛与危机
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请根据“大单元教学”的前提,选取上表中的某一单元,为该单元设计一个主题并对此主题进行解读。(要求;写出主题,主题合理、明确,对主题的解读做到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